【明報專訊】社會企業是近年新興的概念,與非政府組織(NGO)不同,社企在貢獻社會的同時,要經營自身的商業價值。香港一班年輕人把對社會的關心付諸行動,分別創辦Eldpathy(歷耆者)和The Leftovers(豐剩),宣揚關懷長者和減少浪費食物的信息。
■ 歷耆者:體驗長者處境 反思相處之道 ■
「長者」給你的印象如何?是受尊敬的「家有一寶」和智慧象徵?還是被媒體定型為貧窮無助的一群?
人口老化是香港社會面對的嚴重問題。Eldpathy(歷耆者)創辦人之一Herman說,長者在街上收報紙、拾紙皮、推車仔的畫面觸動他的「惻隱之心」。他指近年社會對長者的印象趨向負面,像早前的長者生活津貼爭議,「老人家被塑造成窮、要人照顧、無價值的形象」。
Herman在科大求學期間認識「社會企業」並產生興趣。2012年暑假,他在美國史丹福大學的交流活動上結識同校師妹Samantha(Sam),兩人對活動中體驗貧窮生活的環節印象深刻,「我們要在沒有錢的情G下乘車,要在街上向人借錢。Simulation(模擬)讓我們得到更真切的體會」。
成立關懷長者社企的理念開始在他們心中成形。同年9月,Herman到台灣參加台灣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的「高齡者生活體驗營」,「他們有一套穿上後能『變身』成為80歲老人的『老人衫』,年輕人可體驗年邁長者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很適合在香港年輕人間推廣」。
科大生組成 社企挑戰賽勝出
回港後,Herman、Sam和另一同學Nivey參加了香港社會企業挑戰賽(HKSEC),將理念付諸實行,Sam還請來科大環境學部兼任助理教授林冠峰(Louis)當顧問,隊伍最後勝出比賽。Louis說︰「他們都是主動、有熱誠的人,有很多想法。我的角色較實際,提供支援,提醒他們注意可行性,因為 (社企)除了社會責任,還要留意能否收支平衡。」Louis指出,由於Eldpathy是學生為主的團隊,如何吸引人願意付錢參加活動是最大難題,「必須有資金讓企業營運下去,才能做到想要的效果」。
盼「教育」年輕人關懷長者
在剛過去的暑假,Eldpathy到嶺南大學協助舉辦一個暑期課程,讓學生體驗長者生活。「他們戴上模擬老花眼鏡在報紙中找出關鍵字、用筷子分開紅豆和綠豆等,最後更請同學穿上『老人衫』,其他同學則要把他當作真正長者般與他互動。」Eldpathy不想參加者「玩完就算」,「他們要到社區試用長者設施,學會從社區的角度反思如何幫助長者」。
Eldpathy希望以年輕人的身分「教育」年輕人關懷長者,帶出「後生仔和老人家可以融洽相處」的信息,讓年輕人學懂與家中長者相處。他們的第一個目標是中學生,並已獲邀於10月初到一間中學舉辦工作坊,「現時通識教育科、OLE(其他學習經歷),其實都與關懷長者這主題相關」。
文﹕古晨燕、鄭寶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