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年一度的渣打馬拉松本月16日舉行,浸大體育學系去年訪問1146名參賽選手,發現多達33%的10公里賽選手及近一成半馬選手,在賽前沒任何訓練,另各組選手平均訓練量均低於業餘標準,以10公里賽為例,業餘跑手每周訓練量為最少40公里,但受訪選手每周平均只練跑9.7公里,令受傷風險增加。調查又發現,去年有半馬及全馬選手在賽後兩小時內狂飲3公升水,易構成「中水毒」,嚴重者可致不省人事,專家呼籲選手勿過量飲水。
近一成半馬選手零訓練
浸大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以不記名方式,於去年渣馬賽事中訪問了1146名選手,分別為10公里、半馬(約21公里)或全馬(約42.1公里)賽事的參加者,全數沒有得獎。結果顯示,多達33.1%的10公里賽選手及9.9%的半馬選手,賽前完全沒有訓練,另各組選手的平均訓練量都不足。
各組選手平均訓練量不足
以10公里賽為例,業餘跑手周訓練量為至少40公里,但去年受訪的10公里賽選手,平均每周跑步僅9.7公里;另半馬、全馬的業餘每周訓練量至少48公里,但受訪半馬選手平均每周跑19.2公里,全馬選手平均跑43公里,訓練量雖較10公里選手理想,但同樣未達標準。
雷雄德指出,訓練不足會大大增加抽筋及受傷風險,10公里賽程較短,一般人若不計較完成時間「hea跑」,尚能勉強應付,但半馬或全馬選手若自覺訓練不足,應認真考慮退賽、不應冒險。
一成賽前飲咖啡 增虛脫風險
另外,調查亦發現多達一成的受訪全馬選手,於賽前3小時曾飲用咖啡,另小部分選手賽前會飲用能量飲品,雷雄德提醒,咖啡因會使人亢奮,飲用後做劇烈運動會增加虛脫風險,而能量飲品含糖量高,亦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呼籲選手賽前飲開水為主,尤其跑半馬或全馬選手,宜在賽前訂好沿途補水策略。
宜磅重決定補水分量
除了賽前、比賽途中須適量補充水分,雷雄德指出,賽後補水同樣重要。調查發現,去年有小部分半馬或全馬選手,在賽後兩小時內飲用3公升水或運動飲品,雷解釋,腎臟每小時最多只可過濾1公升水,過多的水分會稀釋體內鈉質,導致俗稱「中水毒」的低鈉症,嚴重可令人不省人事。
他提醒,若跑後每流失1公斤體重,正確方法是在2至4小時內攝取1.5公升水分作補充,最易被人體吸收的開水溫度介乎15℃至22℃,攝取量宜於賽前訓練時透過磅重計算(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