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梁﹕我並非質疑教師的道德標準,只是擔心通識科想達到的目標太多。其實我認為通識科讀的是大學的內容,同學會感到吃力,內容太深,也容易一知半解。例如拉布的機制、會否參與佔中,基本上是大學讀政治學的學生才研究的議題,而不應該是高中通識科課程一部分!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中學參加學生團體去研究這個課題,但現時必修必考就是逼學生認識這些議題,我覺得是敗筆,可以說是「跳級」而學。而且時事原來只得政治嗎?香港賴以成功的自由放任政策(laissez-faire policy)等經濟的內容也很重要,教師會不會教? 許﹕我們教師並無刻意把焦點放在政治議題之上,其實2013年的通識科文憑試考題,除了與政治相關的題目外,也考核同學對肥胖問題、「家庭主夫」現象、中國環境問題等多個範疇的認識。 梁﹕一滴墨已足以染黑整杯水!例如討論佔中時如果教師只講一方的理據,就顯得不公道。我曾經收到一個求助,有家長向我訴苦,指16歲的女兒引述通識教師的說話,「老師話18歲之後我就唔使理你](父母)、家產都會屬於我!」,所以我們要知道通識科到底在教什麼! 許﹕梁議員所提的例子是否通識科教學的整體實G呢?通識科在1990年代已是選修科,「轉型」為必修必考亦已經過長時間的諮詢。通識科有成果也有沙石,我認同教材都需要確保有質素,課程亦要改善和整理,但背後帶出的價值是值得保留的。梁議員擔心青少年變得激進,但這是否與社會整體有關,而非只因通識科引起呢?就是因為青少年似乎變得激進,他們更需要通識科的「多角度」去分析與自己相反的意見。 梁﹕我並非反對設立此科,而是我希望真正落實此科的目的,即重視學習的過程而非考核出來的成績。最好當然是沒有考試同學也會主動去讀,有興趣讀通識的同學才去選修,好好享受學習的過程,而非現時全世界一齊被迫背誦。我只希望通識科有quality control(質素保證),也希望教師和家長或公眾是伙伴的關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