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欄目簡介:中文科補習名師林溢欣教大家從生活尋找寫作素材,助學生打好語文根基,應付公開試
「扣題」是分辨學生寫作能力高下的關鍵。2013年文憑試中文科卷二中,第一題題目要求學生記述一次活動,當中經歷令自己覺醒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學生寫作時,必須緊扣「活動」(留意溫習、散步等不是活動)、「覺醒」(前後轉變)等關鍵字,並表達「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命題核心。
上回提及公開試作文的寫作選材,部分是不適宜選用的。我們以題目「記一件後悔的事」為例,分析素材優劣的原因:
素材
(1) 沒有跟喜歡的人表白
(2) 記者為了報刊的立場沒有報道事情的真相
(3) 沒有親手編織毛衣給婆婆
(4) 說謊連累妹妹被人責罵
(5) 眼看女途人被非禮而沒有挺身而出
(6) 訓練員沒有為表演的動物爭取休息
(7) 迫使客人還錢,第二天看到客人自殺的新聞
(8) 殺人犯殺人
(9) 菜園村村民答應賣地
(10) 代母產子
公開試中不宜觸及的素材:(1)、(7)、(8)、(10)
一些過於失實荒誕的內容,如寫自己是殺人犯、黑社會分子或當代母等,屬於偏門題材,當中涉及的心理描述難以在千多字中交代。愛情主題亦不是考試中明智的選材,不論中西,涉及愛情的主題不勝枚舉,上至《詩經》,下至《紅樓夢》,遠至西方莎士比亞的作品,幾乎已涵蓋一切愛情情節,學生要在千多字內打動評卷員,難度甚高。舉目所見,學生所寫內容大多涉及三角戀、暗戀、失戀等,予人濫情做作之感。
立意不凡的素材:(2)、(6)、(9)
考評局接受學生代入其他身分寫作。上述題材中,學生代入記者、訓練員及村民,以他們的經歷為題材,如寫自己是一名記者,因工作需要而做一些違背良心的事,從而反思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深感後悔。這樣既緊扣題目的要求,亦令文章的主題更見深度。
寫此類題材的學生,中文表達能力必須良好才能駕馭;另外,學生須對該身分有一定程度的認識,日常生活中要累積知識,蒐集資料。若缺乏其中一項,則不建議寫此類題材。
以小見大的素材:(3)、(4)、(5)
此類題材接近日常生活,學生可從生活經歷出發,從而昇華至人生哲理、反思文化。當中3與4的題材比較普遍,更看重學生如何延伸和演繹。而素材5比較可取,學生可寫自己上學途中看見途人被非禮,因怕麻煩而沒有挺身而出,後來因看到同類新聞,明白受害人的感受,因而感到後悔,從中體會到中國文化中「義」的精神。
文﹕林溢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