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前中聯辦副主任王鳳超在一本有關香港政改的新書中寫序,形容香港的選民對特首選舉、立法會選舉和區議會選舉有不同投票取態,在區議會選舉選實幹的,所以建制派有利;立法會選舉選能監察政府的,故泛民主派有利;在特首選舉中,則要選中央認同的。他說,過去3次特首選舉的民調均顯示建制派候選人支持度較高(見表),反映大多數港人對特首選舉的理念是「清晰的、理性的、明智的」。 《文匯報》總編輯李曉惠撰寫名為《邁向普選之路》的書今年7月出版,找來王鳳超寫序。 王鳳超在序中稱,香港的政治生態是「兩頭小、中間大」,中間力量在社會中佔多數,但政黨格局則是「兩頭大、中間無」,中間力量沒獨立成型。 指區選利建制 立選利泛民 王鳳超指出,歷屆立法會分區直選,泛民主派與建制派得票率基本上是六四之比,是因為香港「反對派基本票源」、「中間票源」與「建制派基本票源」比例是「3﹕4﹕3」,而泛民主派在立會選舉中穩取了四分之三的中間票源。但他指出,在區議會選舉中,選民看重候選人的服務實績,特首選舉中則要選中央認同的人,所以建制派在這兩個選舉有利。他舉例稱,過去3次特首選舉,建制派候選人都有壓倒優勢,例如去年選舉,梁振英和唐英年分別有39%和22%支持度,民主黨何俊仁只得11%。 反對撤功能組 免打破平衡 他又反對取消功能組別的立場,指香港稅基狹窄,港英政府設立功能界別,就是抑制福利主義傾向,若將來廢除功能界別,會徹底打破繳稅義務與議會代表權的平衡。 文匯總編:港應有中間政黨 李曉惠在書中表示,香港應有中間政黨,因為不少中間派市民有六四情意結,建制派政黨難爭取他們支持。他認為新民黨有中間政黨特點,例如領導層中有史泰祖等泛民色彩,主要選民基礎是紀律部隊和公務員等中間派。他稱,新民黨應防止在形象上被抹紅,並以中間選民能接受的方式與中央及特區政府溝通。他在書中又定性民主黨為溫和反對派,公民黨則為激進反對派,民主黨應考慮與支聯會切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