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帶一路」的概念,最早是2013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哈薩克時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同年10月他又在印尼提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過一年多時間調整和完善,「一帶一路」的框架也逐漸明朗。至本月底,支撐「一帶一路」融資的亞洲基礎投資銀行(AIIB)將簽署章程。 月底簽章程 習稱全球可參與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院長韓鋒早前對香港傳媒說,「一帶一路」與開始時的一個區別,是不再提沿帶沿路「65個國家和地區」,因為不想被外界視為排斥其他國家,所以亦不再限於歷史上傳統絲綢之路到過的地方,實質上全球所有國家均可參與。 而向亞投行遞交創始成員國意向書的國家則有57國,與「65國」部分重疊,也包括不在其中的英法德澳紐等等,亦有南非、巴西,橫跨五大洲,已遠超傳統絲路概念。今年3月底,習近平在博鰲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說稱,「『一帶一路』建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都是開放的,我們歡迎沿線國家和亞洲國家積極參與,也張開臂膀歡迎五大洲朋友共襄盛舉。」分析認為,例如美國、歐盟雖非「沿帶沿路」,但有地區影響力,亦有資金和技術,不可忽視,而應歡迎其參與,所以已不再提「65國」。 注資額分配投票權 中國擁逾25%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亞投行57個創始成員國的談判代表上月在新加坡就基本框架達成一致,本月底將簽署章程,香港代表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參與了談判。亞投行註冊資本將為1000億美元。投票權將考慮各成員國的出資額、經濟規模計算分配。由於中國注資297.8億美元,意味蚞皉閉25%至30%的投票權,在章程規定的需要75%「絕對多數」通過的重大事項中,中國幾乎可以「一票否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