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無人機公司「大疆創新」創辦人汪滔,被特首梁振英稱為「香港培養出來的年輕科技企業家」,但科技大學畢業後,他卻選擇北上,在深圳創立自己的無人機事業。成立不足10年,由一間只有幾個人的公司,發展至員工逾2500人、年營業額達數十億的規模。捨港逐深,汪滔指主因是人才,因創新科技是最需要人才的行業,但香港人口基數小,且受社會風氣影響,導致科技業人才匱乏,政府若有心發展創新科技,首要應做的是吸引人才。
2006年,汪滔還在科大讀研究生時,便與拍檔一起在深圳租用民居從事研發工作。汪滔表示,科技業是人才的行業,而人才也分頂尖人才與基礎型人才,兩者比例約為「1:5」。他解釋,頂尖人才是百堿D一的工科博士或碩士畢業生,基礎型人才則是十堿D一,相對普通的本科學歷,具一定經驗的工程師,「產品研發既需要頂尖人才開發新技術,也需要人來支持開發」。
當年汪滔選擇在深圳創業,一方面是公司剛剛起步,付不起香港的高昂人工成本,「要說服優秀的人才放棄投資銀行的高薪厚職來公司很難」,另一方面是香港人才難覓,「在香港,最聰明的學生都會選擇讀法律、醫學或金融,但科技、工程這些最需要尖端人才的專業卻招不到最優秀的學生」。汪滔直言,就算是本港優秀的工科畢業生,很多都會轉行,「一方面他們在科技業找不到好的工作,另一方面是香港缺乏基礎型人才,他們想自己創業也很難」,當年他在科大的工科同學,很多人轉行做金融、銷售,或去美國進修,讓他覺得很可惜。
深圳企業多 吸引全國人才
汪滔認為,香港有優秀且國際知名的大學,但優秀的教育系統卻沒有「接地氣」(意指切合實際需求)的供應鏈和創新型公司去配合,「所以就算大學吸引了各地的優秀學生,這些人才畢業後也沒辦法生根」,而深圳大學教育雖不如香港,但勝在有大量企業將全國各地的優秀人才都吸引到深圳,而內地龐大的人口基數也保證了最頂尖人口的質素與數量。他舉例稱,現時深圳高新技術區工作的本地人比例也許不足5%,但正是全國最優秀的工科人才都聚集在此,才能促進區域不斷發展壯大。
倡設邊境園 深港共同管理
因欣賞香港有廉潔制度和完善法律,就算出現商業機密被竊取、採購部門收回佣等問題也可妥善解決,汪滔在沙田科學園租下了約2萬呎的辦公室,希望可探索一個充分利用兩地優勢的方法。他建議兩地政府可在河套或邊境地區劃出一個科技園區,實行香港的法律,而港深兩地的人都可不用簽證、過關就在此工作,兩地政府共同管理,分配園區內企業繳納的稅項。他指若香港不盡快利用這些優勢發展,很快便會消失殆盡,因深圳也在不斷完善,往後制度上的差別將愈來愈小。
所幸特區政府開始重視科技業,汪滔認為,香港暫時沒有大型科技公司,建議政府可接觸一些優秀企業,了解它們是否願意到香港發展,若雙方「情投意合」,或可根據企業的繳稅額,發配一定簽證配額予該公司,解決僱員到香港工作的問題,當數間企業都到香港植根後,自然會形成群聚效應,可吸引更多本地及外地人才投入香港科技業。政府月初宣布成立創新及科技諮詢委員會,汪滔和陳易希獲委任為委員。
明報記者 田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