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昨午在元朗舉行第3場公眾論壇,約100名市民出席,填海繼續成為焦點。有屯門龍鼓灘居民發言反對在該處填海,指鄰近已有「污染性工業」,車輛甫洗乾淨就變「泥鴨」,家中每天要拖地4次,擔心填海後用作特殊工業,加劇污染。小組副主席黃澤恩回應稱,若在龍鼓灘填海,可趁機理順社區規劃的不足,包括改善交通網絡和空氣質素。
指日拖地4次 洗車一會變「泥鴨」
昨日多個團體於論壇前在場外示威,有人製作「大餅」道具,指應將大部分土地優先給公眾,「餅碎」才留給權貴,亦有四五十名龍鼓灘居民示威反對填海。
論壇結束前,土地公義聯合陣線成員在場內高呼「社福用地不可少」、「公屋數量要達標」等口號,主持人勸阻無效,示威者被保安驅逐離場。
料填250公頃供特殊工業用
龍鼓灘是5個近岸填海選址之一,屬中長期增加土地選項,料可提供約220至250公頃土地,可供特殊工業使用。
目前龍鼓灘附近設有發電廠和填料庫,居民鄧女士發言時表明反對填海,指鄰近「污染性工業」影響生活,「我每天要拖地4次,地板、^面全是黑色,你見過黑色的塵埃嗎?即使將車輛洗乾淨,出去一陣子就變成『泥鴨』」。她其後更走上前,建議小組主席黃遠輝實地考察。
另一龍鼓灘居民陳先生亦反對填海,擔心對生態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屯門居民湯先生則批評政府的規劃思維帶有歧視,「(污泥)焚化爐、堆填區全在新界西……人口少就不增加基建,卻沒想過增加基建反而可帶動人口」。
小組稱可趁機理順規劃 改善交通
黃澤恩回應稱,若在龍鼓灘填海,可趁機理順本身的規劃不足,「窄的路可以擴闊一點,改善交通網絡」。黃遠輝則稱,填海不能繞過法定程序,受影響的持份者及生態環境亦會獲一定程度的補償。
另外,對於房委會最新數據顯示未來5年公營房屋只有9.8萬個單位供應,2022/23年度建屋量僅1.48萬個單位,身兼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的黃遠輝於論壇後表示,若連同房協的資助房屋供應,未來5年將提供超過10萬個單位,但仍未能滿足《長遠房屋策略》的目標,故相信公屋平均輪候時間會再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