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學童自殺個案近年屢現,社會關注兒童精神問題。最新數據顯示,2018/19年度醫管局確診18歲以下抑鬱症患者人數,5年間增加118%,至850人;除了港島區,精神科門診穩定新症均要等至少兩年才首次見醫生。有醫生表示幼童出生後1000日為治療精神問題的黃金期,曾有學童因遲確診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讀寫障礙,最後出現抑鬱及多重人格,有苳漟它蛓搹甈陛C 食物及衛生局昨向立法會特別財委會提交的文件顯示,醫管局確診的18歲以下精神科患者,由2014/15年度的26,470人,增至2018/19年度(截至去年12月21日)推算的36,480人,5年間增幅達37%;其中抑鬱症升幅最高,達118%,至2018/19年度推算的850宗。同期自閉症和過度活躍症的確診個案分別上升48%和55%,至去年度推算的12,410宗和14,610宗。 精神科門診輪候兩年 隨虓s症增加,醫管局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門診穩定個案的輪候時間中位數亦浮動,九龍東聯網的輪候中位數為2.5年,相比2014/15年度的約1.4年,輪候中位數5年間增78%。 ADHD學童三成出現抑鬱 兒童體智及行為發展學科專科醫生林蕙芬表示,外國較早為學童確診兒童精神問題,ADHD的升幅最高。她說患有ADHD或自閉症的學童,兩至三成會出現抑鬱症,愈早確診就愈有可能避免。 她解釋,有精神科問題學童如在幼兒階段沒有被確診,至小學或中學階段會逐漸感受到自己與旁人不同,加上學業等壓力,有可能導致抑鬱。她舉例,有15歲女生在年幼階段未被確診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讀寫障礙,無法融入校園生活,經常在學校「苳漶B邽}、周身苤v,被勒令停學後向她求診。 林蕙芬認為政府應投放更多資源,例如在母嬰健康院推廣育兒教育,為兒童提供有安全感的成長環境,並在一兩歲階段普查幼童有否自閉症等精神科疾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