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華為孟晚舟事件導致加中兩國關係急劇惡化,有國際政治學方面專家稱,如果杜魯多政府足夠精明,事先暗地警告孟晚舟不要來加拿大,就不會糊婼k塗地成為美國和中國對峙的工具,但已經為時已晚。事情最好的解決方式,可能是孟女士逃回中國。
卑詩大學全球政治和國際法研究中心的主任拜爾斯(Michael Byers)舉例稱,當年「大赦國際」的一名法律顧問,同時也是牛津大學法學教授的布朗利(Ian Brownlie),在西班牙警方要求英國倫敦警方引渡前智利獨裁者皮諾切特(Augusto Pinochet)時,建議對西班牙警方的要求予以支持,因為兩國都簽署了歐洲引渡協議。
此事當時引起全球媒體的關注,並由此設定了一個先例:前國家元首如果犯下嚴重的國際罪行,他過往的身分也不能讓他獲得免於起訴的豁免權。而會有這樣的結果,也是兩個因素陰差陽錯導致的。首先,英國警方當時打電話向外交部請示,皮諾切特是否具有外交豁免權?偏偏當時英國外交部的高級律師不在英國國內,而接聽電話的初級律師用很單一的方式正確回答了這個問題:皮諾切特不是一名經過認證的外交官。
而一名經驗豐富的國際法律師就不會這麼回答,因為他們知道還有另外一種形式的豁免權,國家元首豁免權。結果關於這個豁免權的問題,一直上訴到英國上議院。
同時資深的律師也會認識到,逮捕一名前國家元首會產生的政治後果,會因此將決定權交給部長辦公室。當時如果上述推論成立的話,皮諾切特就很可能被建議飛回家。
其次,當時的英國司法部長斯特勞(Jack Straw)在皮諾切特被捕後那最關鍵的幾天媯S豫不決,無法下決心進行干涉,因為他年輕時曾是一名反對皮諾切特的活動家,結果錯失了干預的最好時機。後果就是司法程序一路推進,法院深度介入,行政干預的大門就此關上。直到所有的上訴手段用盡,時任首相貝里雅想出了一個絕招,他精心挑選了3名醫生在法庭上宣稱,皮諾切特因身體健康原因不適合接受審判,這場引渡鬧劇才結束。
極具諷刺意味的是,皮諾切特一到聖地亞哥的機場,他立刻變得精力充沛,丟掉所乘坐的輪椅自行行走。
而貝里雅首相看到終於把皮諾切特這個燙手的山芋送走,才如釋重負,因為逮捕行動和之後的媒體密集報道,對英國的損害極大。
回到孟晚舟的事情,杜魯多總理自己都承認,早在警方逮捕孟女士之前,他已知道了美方的引渡請求。也就是說,在孟女士登上飛往加拿大的航班之前。政府方面有充足的時間與華為加拿大的某個人進行私下溝通。
前加拿大副總理文禮尊(John Manley)就認為,杜魯多錯過了一個「創造性無能」的機會。不過這一建議會被批評為對侵害法治。但也要指出的是,加拿大和美國的引渡條約中,並沒有任何內容禁止去警告某個人遠離加拿大的司法管轄權。
而中國政府清楚知道上面的這些內情。因此它反應極為激烈,包括拘留了兩名加拿大公民。
杜魯多當時所面臨的局面,比斯特勞部長和貝里雅首相面臨的情況要好太多,因為當這兩人知道的時候,皮諾切特已經飛抵英國,而孟女士都還沒有登上飛往加拿大的航班。
此外,皮諾切特面臨的指控包括施用酷刑,而孟女士的罪名是犯有銀行詐騙罪。要求引渡皮諾切特的西班牙法官堅持《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而尋求引渡孟女士的美國法官,引用的是美國對伊朗的製裁法令,而聯合國則建議撤銷制裁。
現在加拿大法院已經參與其中,政治決策的時刻已經過去,日益惡化的中加關係可能會出現。
不過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隨茤s女士獲得保釋,她還是有可能逃離這個國家。
有人以為安排了保安把守,而且給她戴上GPS腳鐲,就可以防止她棄保潛逃,這樣的想法只能說是天真和過於理想化。畢竟中國政府在溫哥華有數百名官員和代理人,每天有數十架飛機和貨輪前往中國。
失去孟女士反而可能是最不壞的結果。有時,自由裁量權才是勇氣的更好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