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沙中線紅磡站工程調查委員會昨日續訊。受路政署委聘、協助監察港鐵沙中線工程進度的監核顧問「運基公司」,其項目經理麥汝文昨供稱,團隊需監察施工有否「偏離圖則」,但主要靠港鐵文件紀錄判斷,除了政府邀請每季一次的例行視察,否則日常不會巡地盤。他又透露巡查路線是由港鐵建議。
另外,有份處理風波、10月退休的路政署前署長鍾錦華料今午上庭,是首名作供的政府證人。
日常不巡地盤 只應要求每季例查
路政署鐵路拓展處委聘的顧問運基公司的項目經理麥汝文作供稱,團隊角色在於確保港鐵在沙中線工程的財政、進度及公眾安全等環節符合合約要求,亦會特別留意偏離工程設計原意的施工。
委員會主席夏正民質疑,單靠文件紀錄「不能檢討最終成果」,道理如買樓般,「看售樓書外,亦要去『睇樓』」。麥汝文稱,日常持續到地盤監督是港鐵職責,運基財力資源有限,「用盡人力滿足路政署要求」。根據今年路政署呈交立法會文件,政府委聘運基作監核的預算總開支約2億元。
麥汝文強調,工地巡查「不是公司工作範圍」,並指巡查需先得鐵路拓展處及屋宇署建築物條例小組許可;每季例查亦是應政府要求。夏正民問為何巡查有限制,麥說「自己不熟細節」,要留待公司另一證人、將於今早作供的董事楊偉雄解答,但他重申無多餘人手做「額外工作」。
被問港鐵可自選檢視部分 「可以咁講」
港鐵代表資深大律師Philip Boulding展示2015年起,多張東面連續牆削走頂部、拆走螺絲帽工地照片,質疑若運基曾巡查,若認為改動設計有問題「應當時出聲」,麥汝文反駁稱,巡查路線是由港鐵建議,因「工地有大量施工,不是隨處都去得」,須先得到港鐵同意,因此每次巡查前港鐵都事先知情。委員會成員Peter George Hansford追問,港鐵是否可選擇自己想檢視的部分,麥稱「你可以咁講」。
遭質疑漏眼 指每次巡3小時「睇唔晒」
委員會夏正民再質疑,「削頂」施工範圍大、長達半年,質疑運基「會否有人睇漏眼」,麥再否認,又指工地大,運基每次巡查只3小時,「睇唔晒」全部工程。
港鐵在2015年7月向屋宇署提交的施工圖則及文件被指「圖文不符」,港鐵圖則上反映保留螺絲帽的舊設計,連續牆削頂新設計等僅以文字交代。當年為港鐵製作圖則的工程設計顧問公司阿特金斯(Atkins),結構團隊主管(A隊)李運祥承認,圖則只反映設計原意,「不反映施工實G」,因公司不會派人到工地視察,但同意工程如有改動,須準備新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