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文化題重點:講出傳統文化現代價值
問:一如往年,2017年考生應付文化題的表現仍然不理想,問題癥結在哪?
關:他們易「騰雞」(害怕),一見到關於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題目,就以為題目要求花大部分時間去定義、講解當中的文化元素。例如2016年考生須從梅、菊、竹三選一來比喻君子,考生就不停地討論君子的素養,結果就忽略描述三種植物的外部特徵與君子特質的相似之處,也沒有舉例。
陳:考生常常先入為主,以為文化題刻意出得特別難,但實則不然。閱讀材料已解釋了關鍵字詞的意思,所以大家消化內容後,只需用一己話語複述意思便行,不用再大花篇幅討論定義。題目重點是要講出傳統文化在現代的價值,如討論「見未真,勿輕言」(未知真相前,忌輕率發表意見)或「見人惡,內自省」(目睹他人惡行時,須自我反省)比較能提醒年輕人使用社交媒體時應有的態度,可用佔領運動時網上的負面言論作引旨,討論慎言與反省哪種態度較重要。
陸:學生對中國文化精神的了解十分片面,例如今年關於「孝道」的題目,大部分考生只解釋「孝道」為孝順,很少考生能指出「孝道」的具體涵義。
■常見毛病:硬套例子 審題不周
問:每年考試報告提到的考生問題都大同小異,但有什麼問題日漸嚴重?
關:應該是硬套例子。如釣魚或長跑最能比喻追求學問,有考生選長跑,卻提起單車選手李慧詩,以為同是運動項目皆可成為例子。還有愛用生僻例子,但又不解釋。有次考生說:「培根說過『哪埵野蕈q,哪埵雩t地』,所以公平作為獎勵原則而言,就是最重要。」當時無人接得上話來,因為考生都不認識培根(英國哲學家),也不明白對方為何要引用這個語例。用生僻例子不要緊,但要解釋清楚例子的意思,以及與論點的關係,即是推論過程要明確。
陸:李慧詩確實是今年經常聽到的例子,但論據卻未能配合論點。說回考生表現,與其說有日漸嚴重的問題,不如說有個持續嚴重的問題,就是審題不周。題目講領袖特質,到底「心胸廣闊」或「大公無私」更重要,考生就不停討論兩種特質,但忽略了大前提是「當領袖」。我不能說他們離題,只能說審題不夠仔細。
陳:審題有兩個層次,首先是基本理解。例如從水、土、木三選一作父母的象徵,考生多抓到關鍵字詞,就是「水、土、木」與「父母」,但考生不知道題目真正想問的是個人價值觀,即父母在其心堛熒N義,於是考生便籠統地說父母分好壞,就像水有淨水與鉛水,但是土與木也有分好壞!表現較好的考生就說父母等於愛,如大樹能遮蔭。處理象徵題時,最先思考的不應是喻體(水、土、木)特質,而是本體(父母)的價值。
■應試倒數讀什麼
問:考試報告常建議「多閱讀」,但距離文憑試不足半年,考生連教科書都未必讀完。時間有限,可精讀什麼?
關:大家可多讀報紙時事,適逢考評局近日亦開始醞釀出題,而且社評有時事、觀點與角度,都是考生缺乏的地方。題外話,主考員一般認為有4類例子是可取的:社會現象、流行事物、校園生活與中國文化,四者佔分相同,所以「舉得愈多中國文化例子就愈易取分」的說法並不成立,反而能從4個方面舉例更好。
陸:今年新增文言文範文卷,考生不妨用心鑽研,很多文化知識都能在卷四大派用場,如《出師表》諸葛亮的忠義、《赤壁懷古》蘇軾的豁達等,考評局絕對樂見考生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另外,我也推介內地學者于丹的著作《論語感悟》、《論語心得》等,列舉很多生活例子解釋《論語》,而且節錄相關語例,不算難讀。
陳:若有心惡補,中大中文系副教授潘銘基的著作《孔子的生活智慧》、《孟子的人生智慧》真是考生必看。《李天命的思考藝術》的「語理分析」部分亦可幫助考生的思考邏輯,不過可能要多花一點時間細味。
■受訪老師﹕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一中學 關力年老師
.紡織學會美國商會胡漢輝中學 陸敏詩老師
.聖公會聖馬利亞堂莫慶堯中學陳志堅老師
文:蔡康琪
圖:leolintang@iStockphoto、受訪者提供
[語文同樂 第28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