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生產力促進局與汽車業界今年8月開始研發電動巴士,預計較現有電動巴士更輕、更智能,充電4小時可行走300公里,亦會針對香港路面環境及氣候特點加入本地化設計。今次研發將耗資逾3800萬元,料2015年首季於路面測試,第三季推出市場,由於核心技術全為本地自行研發,毋須付版權費,料售價將低於每部賣100萬美元(約780萬港元)的比亞迪電動巴士,期望定價可少於300萬港元。 生產局伙業界研發 更輕更聰明 這款「本地品牌」電動巴士為單層巴士,車長不超過12米,可載69人,最高時速80公里,巴士將採用高效率的永磁同步馬達,由位於車頂及車尾的兩組電池驅動,核心部分的先進電動車控制系統,不單直接控制巴士每個部位運作,還具備遙距診斷功能,監察巴士各部位運作,一旦發生問題,系統會實時向公司的中央電腦發出警示,以便安排維修。 生產力促進局汽車與電子首席顧問潘志健表示,針對香港天氣濕熱、道路多斜坡及站與站之間距離短等特點,巴士在電池通風及巴士起步、停車的能源供應等都有特別設計,以確保巴士「本土化」,可適應香港獨特環境。 「本土化」設計適應港環境 巴士由生產力促進局與環保動力電動汽車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研發投入3860萬元,獲得創新科技署資助1930萬元,另一半則來自該公司,技術版權亦屬於該公司。市場總監馬南錦表示,本地自主研發的目的是降低成本,因巴士售價包含高昂版權費,他預計本地電動巴士面世後,不用付版權費,可將售價降低至300萬港元。 九巴早前引入比亞迪電動巴士「eBus」,上月正式投入服務載客,又計劃下年招標購買18部電動巴士。本地設計的電動巴士要2015年才能正式投入市場,將錯過該次投標。但馬南錦不擔心電動巴士沒有市場,因本地研發除在價格上有優勢,還了解本地巴士公司要求,設計過程中亦會邀請他們參與審查,確保符合巴士公司的技術及規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