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國Wellesley高校的英文教師David McCullough出席該校的畢業典禮時,作出題為「你並不特別」(You are not special)的演講,對青少年猶如當頭棒喝,以下是部分內容﹕「你曾經被驕縱、寵愛、受盡呵護。忙碌不已的成年人曾經抱你、親你、餵你、替你抹嘴和擦屁股、訓練、教導、輔導、安撫、經常鼓勵你……當你走進一個房間,會點燃大家的笑容……但即使你是『百萬中無一』,以現時全世界有68億人來算,世界上還有近7000個像你一樣的人(even if you're one in a million, on a planet of 6.8 billion that means there are nearly 7000 people just like you)……所以你並不特別。」 「你並不特別 因每人皆特別」 畢業致辭結尾亦甚具思考價值﹕「要體會生命中的喜悅,之後你便會察覺,你並不特別,因為每個人都是特別的。」青少年被捧為掌上明珠,成長階段的起跌都有成年人伴隨左右,溺愛和接納從不缺席。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不難想像,不少青少年在面對逆境時欠缺所需的獨立和自理等能力。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呂大樂結集文章出版《家長焦慮症》一書,就探討了家長在子女成長中的角色。 社會變遷 致家長揠苗助長 書中〈成長﹕放手!〉和〈教育是社會分層機制〉兩部分,論及父母及社會變遷如何影響青少年成長。呂大樂分析有家長誓要協助子女「贏在起跑線」,為子女安排一切,但時時刻刻在父母過分保護下成長,某程度上令青少年在計劃人生、尋找興趣及面對逆境等方面欠缺經歷。他認為要讓孩子學懂獨立及面對逆境,就要運用學習踩單車的方法——想孩子學懂,家長必須先學懂放手。 呂大樂同時分析,現代與上一代的父母想法有別,是基於教育制度和社會分層(social stratification)不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教育制度奉行精英主義(elitism)及「填鴨式教育」,相對現時升學須兼顧課外活動及其他學習經驗等較為簡單,所以上一代父母相對比較「放手」。現時的中產父母希望下一代能夠保持於社會上的競爭優勢,所以不少都更用力地介入子女成長,漸漸形成風氣。 ◆書名﹕《家長焦慮症》 作者﹕呂大樂 出版社﹕天窗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3年 ■延伸閱讀 1. David McCullough於高校畢業典禮致辭短片﹕ www.youtube.com/watch?v=_lfxYhtf8o4 文﹕通識科教師 楊淑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