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環保署去年錄得的空氣污染物中,臭氧濃度大幅上升兩至三成,更是有紀錄以來最高。一般及路邊監測站的可吸入懸浮粒子,以及路邊監測站二氧化氮濃度,同樣錄得升幅。有環保團體指出,本地車輛排放及珠三角的區域污染都會導致本港污染物濃度上升,亦造成空氣質素健康指數超標。有學者認為,政府目前仍未完全了解導致臭氧濃度上升的源頭,難以討論監管及減排問題。 指氣象問題僅附加因素 去年空氣質素健康指數達「高」或以上的日數上升,健康空氣行動社區關係經理龍子維認為,是由於臭氧、可吸入懸浮粒子及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濃度均有上升,導致空氣質素變差。對於臭氧濃度大幅上升,他說,氣象問題只是「附加因素」,臭氧由氮氧化物(NOx)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形成,當中氮氧化物不少是來自本地車輛排放,有機化合物則估計與內地工廠有關。 至於另外兩種污染物,龍子維估計,可吸入懸浮粒子主要來自珠三角一帶的發電廠,隨茼镼_風吹來香港,尤其在秋冬季影響特別明顯。龍子維說,二氧化氮主要來自本地汽車排放,他質疑政府早年為石油氣的士更換的催化還原器已老化,導致二氧化氮排放進一步增加。 學者:政府了解VOC不足難監管 科大環境學部教授劉啟漢表示,政府過去幾年推出不少措施控制氮氧化物,但對有機化合物的認識及管理則不足夠。他說,VOC有很多來源,包括油漆、揮發性溶劑等,但對於珠三角一帶的VOC主要來源有哪些,政府仍未有足夠了解,促請政府做更多調查及研究,才能針對VOC最主要的來源進行監管及推出減排措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