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抗戰勝利紀念日舉行的世界盃外圍賽「中港大戰」,由於港隊力保不失,門將葉鴻輝賽後再被港人暱稱為「英雄輝」,縱然他屢次強調是全隊功勞。一項團體運動,為何我們要有一個英雄?
這並非香港獨有現象,李圭泰《韓國人在想什麼》提到,每當足球大賽有韓國球員入球,韓國媒體總會渲染其功績,相反美國媒體只會將入球歸為團體功勞。事實上,近十數年韓國便長期把球星朴智星捧為英雄,當年其效力的英超豪門曼聯訪問韓國時,隊友便驚訝於他在家鄉的地位;前年其戀情曝光時,他甚至要開記者會說明。而中港賽後餘波的主角鄭智,也因曾進軍英超及率領「土豪」琱j奪得亞冠盃,令中國足球揚威,被很多內地球迷視為英雄。這是東西之別:若評選球隊最佳球員,歐美會問誰表現最好或最有價值,東方人卻常問:誰是英雄?
中韓以英雄重構國家認同
想來東方確有捧英雄的傾向。中國很多景點及公園廣場都有英雄偉人塑像,而韓國許多學校亦有朝鮮世宗或名將李舜臣的雕像。韓國文化巨人李御寧認為,與西方多莎士比亞、歌德等文化人物塑像相比,韓國塑像偏向憂國憂民者;比較文化學者金文學指出,中國塑像多英雄偉人,韓國多愛國志士,背後有培養愛國心的想法。說穿了那是由於中韓近代的屈辱史,需要英雄來重構國家認同,故在西方主導的運動堙A中韓會把活躍選手捧成英雄,例如姚明、劉翔、朴泰桓。或許與這心態有關,除足球、籃球這些矚目運動外,中韓多只關注冠軍,中國只顧奧運「衝金」早被詬病,韓國「花樣滑冰女王」金妍兒也曾說﹕「當我是第二名時,沒有人會恭喜我。」
崇敬偉人 標榜道德修養
這不單是政治問題,東方崇敬英雄亦崇敬偉人,背後更有一種標榜「完人」的想法。例如古今皆是塑像熱門之選的「文武二聖」孔子和關羽,被歷代朝廷追封而持續受景仰,在於其教化作用:孔子作為仁的象徵,關羽作為義的象徵,都因道德修養而廣受崇敬,進而成為民間宗教堛滲型憿C韓國極多世宗塑像也是如此邏輯:世宗是韓國史上頭號明君。
同樣東方的英雄亦總帶有道德性質,無論祖逖、岳飛還是李舜臣,都是為國獻身的名將,在在顯示以儒家為主的一元價值觀。或許這也是東方在團體競賽中熱捧英雄的文化原因——相比西方英雄講求個人特質,主張協和的東方英雄反而有助團結。
而在剛過去的暑假堙A中國也發生了一宗突顯這種英雄觀的爭議事件。下回再述。
圖:資料圖片
文:葉雨舟
作者簡介﹕書呆子一名,喜歡反思中日韓歷史文化的種種,希望東方社會能重拾對東方文化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