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我們的人生有茼U種際遇,但經過各種跌碰磨練後,卻漸漸聽到「不做第一,也不做最後」這句話。不爭第一,以免爭個焦頭爛額;也不做最後,以免落後於人。於隊伍的中游來回移動,為保小小的安逸而甘於沒入人群當中,看似非常明智,實現理想人生,但事實又是如此嗎?
無可否認,「不做第一,也不做最後」有其切實的好處。不做第一,就不用承受爭取與維持「第一」的巨大壓力,也不用承擔「槍打出頭鳥」的風險。不做最後,則不用被沉重的挫敗感壓倒,不用被他人訕笑和蔑視,更不會落後於人、吃大虧。跟隨他人步伐,徘徊於中游位置,輕鬆地獲得一點利益又不至於吃虧,似是最美滿的處世之道。
但是,這種處世態度真的對個人發展,甚至整個社會有益嗎?事實上,當我們重新審視這種人生觀,便會發現它實在是消極而不可取的。
人生的意義在於透過不斷的挑戰磨練自己、取得進步。但「不做第一,也不做最後」的態度卻正正令人甘於原地踏步,失去突破自己的機會。試想像,若成天安於現狀,不追求最好,芸芸學子的成績又怎會進步?運動員又怎會精益求精、刷新個人紀錄,得以享受勝利時的光輝?又如無邦q視台的劇集製作,不追求具突破性的佳作,但求比友台節目稍為吸引,符合家庭主婦的普遍期望。結果,劇集質素日益下降,橋段無新意、製作不嚴謹,正正顯出「不做第一,也不做最後」態度的弊處。得過且過的心態,就是人們停滯不前,甚至退步的元兇。
「不做第一,也不做最後」的處世態度,不單窒礙個人進步,更可能對整個社會的發展有害。人們若只顧跟隨前人步伐,苟且偷安,對社會的問題坐視不理,不願成為改革的第一人,則社會可能落後腐敗而不得改變。君不見歷來的變革都是由甘願作第一的人所促成的嗎?秦有陳勝吳廣於一眾順從的士兵之中毅然揭竿起義;清有孫中山洞悉社會禍患,率先發動武裝起義、陸皓東灑下第一滴血;今有香港中學生走上街頭挺身反對國民教育科、台灣大學生推開立法院第一道門抗議服貿協議。這些人皆無視做第一所承擔的風險,身先士卒,成就了社會的改變。若人人但求明哲保身,試問我們的社會得以向前嗎?
不做第一的心態固然阻礙個人與社會的突破,高呼「不做最後」同樣也會帶來惡果。我們都知道,一條隊伍負責殿後的人是最重要的──他需要確保前行的人之安全,毫無保留地承擔責任,並將自身利益擱在一旁。八仙嶺山火的老師護送學生脫離火海卻不幸犧牲性命、福島核事故五十死士甘願冒生命危險留下來為電廠緊急維修──因為有人肯留在最後,所以才拯救了無數寶貴的靈魂。試想像,若人人皆爭先恐後,不願留在最後的位置,無人肯承擔責任,可想而知,一條隊伍必定會變得混亂不堪,而那些陷入危難的人之命運也不堪設想。
「不做第一,也不做最後」這種緊跟茷e人如綿羊般盲目亂竄的處世態度,雖然能為人帶來一時的利益與安逸,但卻奪去了人之為人求變、求進步、求突破的機會,甚至拖倒社會前進的步伐,令人逃避他們皆當負的責任,對個人、他人與社會都帶來極大禍患。這種消極的態度並不是我們應推崇的。我們需要的,是不畏險阻、不怕吃虧,甘做第一,甘做最後的勇氣,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擁有值得過活的人生。
圖:資料圖片
文:黃蕊獻
作者簡介﹕第三屆中學文憑試考生,中文、中國文學、中史考獲5**成績,現就讀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二年級,熱愛閱讀、寫作,深信真誠乃寫作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