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除立法保障性小眾權益外,教育也是推動共融的一大方向。但香港教育制度的性教育嚴重不足,不少學校仍視性為敏感話題,或停留在生理性徵層面;有關性小眾的議題,一般納入宗教及倫理科和通識科有關「身分認同」和「人權」部分。傳媒的負面報道,亦讓學生對性小眾形成負面觀感,學生往往選擇隱藏自己的性向,活在壓抑中。
男大學生Chris(化名)初中時發現自己喜歡男性。他所讀的基督教中學極避忌同性戀話題,每提及均態度強硬地說「是錯的」、「道德上不被允許」;同學閒聊會用「黐線、死基佬、愛滋、有病」等字眼。他用「被洗腦」形容,「宗教教人向善,道理都是對的,所以你不會質疑『同性戀是錯的』這個權威講法」。雖非信徒,但6年潛移默化下,「秘密」讓他活在壓抑和掙扎中,一直覺得自己做錯事。中學畢業後Chris接受了同志身分,並在社工開導下向朋友「出櫃」,大學較開放的氣氛也讓他活得比以前輕鬆。但因社會壓力,他仍不時戴假面具「扮直」,日後亦可能以異性戀身分求職,「始終覺得同志身分有阻礙」。
香港小童群益會「性向無限計劃」註冊社工姚佳樂說,目前社工、教師在性傾向、性教育方面的專業訓練不足,令同志學生求助無門,或因教師的敏感度不足而受一些「無心之失」的歧視。教育局的指引只是一些含糊的價值取向,他希望能推出明確指引,讓教師知道實際上應如何處理學生的性傾向疑惑。
學者:關懷弱勢也是基督精神
性小眾爭取平權,最大的反對聲音來自基督宗教團體和教會。研究「女性主義神學」和「酷兒神學」(酷兒,queer,可簡單理解為同性戀者或性小眾)的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兼任教師胡露茜說,香港社會對性及性道德的主流理解,深受基督宗教影響,當中的核心是「一男一女異性戀婚姻之內的性」及「生育下一代」,符合此「標準」才合乎道德、合乎神的旨意。此觀念根深柢固,多年來透過教育和佈道,影響整個社會。
但胡露茜指出,以上關於性的論述不能代表整個基督宗教傳統,也非所有信徒均接受,平等、關懷弱勢一樣是基督精神。她說,基督宗教內部對「性小眾」也有不同的見解、多元的神學論述和詮釋;今日有教會接納女性擔任神職,亦有牧師本身是同志。
■有片睇﹕link.mingpao.com/24436.htm
女同學社執行幹事曹文傑講解何謂「性小眾」及「性小眾平權」。如果同學跟你說他/她是同志,如果學生跟你說他/她喜歡同性,社工姚佳樂告訴你可如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