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花錢本不是什麼好事,愛買成癮更令人頭痛,但若是慧眼獨具、識得「淘」寶,低買高賣之間,敗家反能敗出財路!
有人天生愛古董,尤其鍾情古董燈,他可以開着卡車橫穿美國大陸,只為去廢舊建築中找尋心頭好,他也會在聽聞歐洲某收藏家有遺物拍賣後,火速訂機票飛去探寶。
他說:好似可卡因一般,買古董就是他的毒癮。
年近七旬的他不想退休,因為心癮難戒!他也不能退休,因為隨着新移民的湧入,他的古董燈生意賺翻了!
文:趙冬 圖:Renew Gallery
Eric L. Cohen(圓圖)把燈具形容為「房屋的珠寶」,如果說他對各類古董的喜愛是泛愛,古董燈具無疑是眾愛裏的最寵:
「我從小就喜歡古董,總是會買各種各樣的古董物品,我現在還記得自己如何掙得自己的創業資金,就是把收藏的一套錫製發條玩具賣給博物館,那筆交易掙得的2500加元,就是我的本金。」
就這樣,Eric的第一家古董店在1975年開張了。三年之後,他便決定重開一間專營古董燈具的新店:「那是在1978年,我結婚和太太去歐洲度蜜月,在北英格蘭看到很多古建築和燈具家居裝飾讓我很受啟發,我覺得燈飾就是建築的點睛之筆。」
古董燈具店一做就是三十多年,Eric所擅長和喜歡的是挑貨,直到近兩年他女兒Louisa Cohen接手,這家名為Renew Gallery的古董燈具專營店的生意升級到一個新高度!
宣傳如此重要
Eric從來沒有想到,他的個人癖好,能夠打出今天的局面,他很為女兒Louisa驕傲:「我從來不宣傳自己的生意,我以為這個生意就會隨着我一同老去,沒有人會有耐心去感受每件古董燈的精妙之處,或是從我這個一把年紀的人口中了解我這40年來的藏品,但Louisa幫我通過網絡和公關建立了宣傳平台,如今的店面和客源完全是升級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層面。」
Louisa親自操刀,為父親的作品拍攝精美照片,貼上網站供人瀏覽;她還在美國紐約設置了父親藏品的展示店;參與溫哥華本地的家居展並安排店內派對擴大知名度……所有種種,都令Eric看到生意的無限前景:「也許很難相信,現在九成以上的客人都是通過網絡找到我,高品質的圖片有時候比實物更有說服力,而且現在人生活節奏快,室內設計師和時尚買手們沒時間各地遊覽找貨源,我們會直接提供給他們修整復原好的古董燈,直接能掛能用,大家都省事。」由此一來,對於一般舖面至關重要的店址選擇,似乎對於Eric都顯得不那麼重要,只要有足夠的展示廳放置各個燈具、後側帶有放各類修整工具和零件的工作間即可,Renew Gallery最終在溫東安了家。
瞄準亞裔大客戶
追憶起數年來最大款項的一筆生意,Eric稱是在多年前,有人專從他這裏為美國紐約某知名建築購置了兩盞大型吊燈,單次的交易額足以在寸土寸金的溫哥華買得一間不小的新公寓!不過近年來,Eric發現華裔客人逐漸成為生意的主要金主,不論市中心超豪華公寓樓,還是溫西高尚住宅區內的豪宅的諸多華裔房主,都選擇Eric的燈具為居室添彩:「從交易金額上來說,華裔買家絕對超過半數,就在約兩個月前,就有位華裔買家專程來我店中選了五、六十個燈具,其中最貴的一個燈具售價就過十萬加元。」
為了進一步吸引華裔買主,Louisa為Renew Gallery安排參加五月初的本地奢華家居展,Eric稱他將拿出數十年收藏品中的珍寶級作品:「有的大買家甚至不太會講英文,但他們喜歡真正高品質的古董珍品,這個展出以中文宣傳為主,是讓華裔買家了解Renew Gallery的好機會。」
寶物自己上門
做一行久了,總會有很多業內熟人。
Eric曾經會開着開車遠行至美國底特律、紐約、克里夫蘭,即將被拆除的舊建築就是他的樂園:「我眼光很犀利,不論是舊物展還是拆遷前清房處理,我一眼就能看出值不值得去尋寶,東西好的話我可能全部買下,不好轉身就走。」四十年來,Eric並非沒有過「失手」,但不夠好的貨品他會通過拍賣盡快處理掉,只留下精品待有人慧眼識珠。
如今Eric足不出戶,就有人自動上門提供古董燈具:「時間長了,人們都知道我會高價收購古董燈具,所以如果有收藏家過世或是古建築拆遷,總有人會主動聯繫我,提供相關資料和圖片,我不用親自去現場就能下訂單進貨。」
經營小檔案
啟動資金:2,500加元
資金來源:賣出個人收藏古董玩具所得
僱用人數:9人
成本回收:一日之內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