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近年不少學校在校園內提供地方讓師生體驗耕種,栽花種草除了可令人心情愉快,也可配合園藝治療,讓學生通過種植和小組分享,提升責任感和學習如何面對失敗等。有大專生透過這渠道表達內心困擾,亦有自閉症學生逐漸主動與同學交流,最終更將收成與老師分享。 有逾15年經驗、在美國園藝治療協會註冊的香港園藝治療師協會會長馮婉儀解釋,園藝治療「以人為本」,在專業註冊園藝治療師指導下,服務對象可在小組分享中從討論種植困難,延伸至說出個人困擾,從而釋放壓力,達到治療效果。香港園藝治療師協會近年累積為近20間中小學提供園藝治療服務,當中有4間屬恆常接受服務,參與的學生每學期共作8至12次分享。該會亦進入大學,每學期舉辦2至3次工作坊,讓參與者減壓。 20中小學曾接受服務 馮舉例,曾有治療以製作押花畫(用花卉創作工藝品)的方式讓參與者訴說心聲。有大專女學生在作品放上3種顏色的鮮花,鮮色代表自己童年無憂無慮,灰色表達目前對前途感迷茫,「當對方將問題說出來時,其實已踏出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學克服困難面對失敗 馮婉儀說,栽種是一種良好教材,除了有收成時有滿足感,種植工序多,對提升專注力有顯著效果,還可提升責任感;種植失敗時,亦可學習如何克服困難再接再厲。 自閉生變主動 作物送老師 馮說,曾有自閉症小三生上堂時專注力嚴重不足,鮮與同學交流,但參與園藝治療後卻分外專注栽種,更開始主動跟同學交流種植心得,最後還將種出來的櫻桃蘿蔔送給班主任,校方反映如此情G之前從未遇見,證明其個人成長有進步。 自2011年經協會註冊的本港園藝治療師有24人,一般需讀兩至三年相關課程兼實習才可註冊。 仁濟醫院王華湘中學要求中一至中五學生每班都栽種一盆盆栽,由教師評核成果。負責該計劃的周老師稱,起初部分學生沒理會植物,至植物垂死才向她求救,但終在救亡過程中明白處事要有責任感、持之以恆。她又告訴學生,要按不同植物的需要照顧,期望培養學生體察他人需要、關愛別人的態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