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一頓價格低廉的學生餐,還是一碗昂貴的肉湯,隨處可見麵條的身影。但美國的一項新研究指出,這些加工的麵食可能會對人體的健康造成損害。每周吃兩到三次加工麵食的人群患心臟代謝綜合征的風險大大增加,尤其是日本的拉麵。同時也會提高患糖尿病和中風等疾病的機率。
而且,這項研究表明,速食麵和拉麵可能對女性的健康造成更大的傷害。這項研究的作者是美國德克薩斯州貝勒心血管醫院的申俊善。他表示,這項研究有助於瞭解世界各地的飲食習慣中所隱藏的風險。
速食麵,與其他許多加工食品一樣是高鹽食品,長期食用會增加患心臟疾病和中風的風險。很多速食麵含有化學物質叔丁基對苯二酚,一種食品添加劑,是丁烷的副產品,常見於石油工業。由於速食麵的主要消費人群是亞洲人,因此研究主要著眼於速食麵消費量最多的國家 — 韓國。加上近年來,韓國人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健康問題,患心臟疾病和肥胖症的人數不斷增加。研究人員用一個微型攝像機觀察比較在消化速食麵和新鮮麵條時消化酶的活性差異。結果發現,速食麵比新鮮的麵條更難分解。
研究還表明速食麵對女性造成的傷害更大,這可歸為三點原因,一是男女之間的生理差異,如性激素代謝等。二是可能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準確記憶每天所吃的食物。另一個潛在的因素是用於包裝的泡沫塑膠容器中含有的雙酚A會干擾激素,尤其是雌激素向人體發送資訊的方式。
申俊善補充:「許多人在食用速食麵時對潛在的健康風險一無所知。我希望這項研究能為以後研究速食麵對人體的副作用奠下基礎。」
---------------
快樂
真的買得到
俗話說,有錢也買不到快樂,不過這句話可能得要修正一下了。專家提出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如果你買的東西可以讓你「有感」(experience),那你會過得更快樂。
根據一份來自美國密西根大學與舊金山州立大學共同做的消費者反應調查,結果顯示,如果商品消費能夠讓人們享有「體驗」,將會有效促進人們感受快樂。參與研究的成員表示,像是購買電玩遊戲、運動器材或是樂器,這些東西提供人們「去做一件事」的動力,比如打電玩打到過關、運動一下鍛鍊體適能、練習樂器舒展身心,都可以提供人們與「快樂」同等級的舒暢感受。
這項研究的主要領導人古法拉(Darwin Guevarra)表示,讓人們感到快樂的不是來自商品本身,而是這項商品所能提供的經驗,如果這些經驗可以滿足一個人的對自我的期許(像是電玩過關)、能力(像是學會演奏樂器、學會一種外語)或是對歸屬感(像是追星族去聽一場演唱會,棒球迷去看了一場球賽)的需求,都會讓人感到實質上的快樂,某種程度來說,人們購買這些商品,間接也買到了快樂。
研究人員說,從這項研究看來,一般商品大概可以概分為三大類,也就是實用商品(material items,泛指食衣住行各項用品本身)、體驗商品(experiential products,像是運動器材、樂器、電玩等等)以及生活經驗(life experiences,像是去做spa、旅行、聽演唱會等等),購買後兩類的產品或服務,因為能夠提供更多的經驗滿足,會比單純購買衣服鞋子等物質商品,更容易讓人快樂。
專家建議這類想要得到快樂的人,可以考慮把這類讓自己「有感」的產品或服務,列在你的購物清單最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