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舉辦體育盛事吸引大量旅客到訪,旅遊、廣告、酒店、餐飲等行業直接受惠,大規模基建亦能創造就業機會,帶來經濟效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曾形容2020年東京奧運是其振興經濟大計的「第4支箭」;東京都政府估計,辦奧運能直接帶來2.96萬億日圓經濟效益,創造15萬個就業機會。
不過,大型體育賽事有可能超支,雅典奧運原先預算16億美元,結果以差不多10倍價錢埋單;北京奧運預算16億美元,最終花了400億美元。政府更有可能面對貪腐醜聞,勞民損財,影響國家形象。
◆正面例子
溫哥華冬奧 創就業投資
2010年冬季奧運會及冬殘奧運會結束兩年後,大溫商業局(Metro Vancouver Commerce)的2010商業計劃仍繼續取得成果。該局委託會計師行所做的2012年報告顯示,是項計劃吸引直接外來投資共1.94億加元,產生的連帶經濟效應3.5億加元,對GDP增長作出1.79億加元貢獻,並為大溫都會區創設3000個新職位,反映該計劃充分利用2010冬奧的商機。溫哥華市長羅品信(Gregor Robertson)表示,各方努力抓住冬奧這千載一時的機會,在整個溫哥華都會區內實現創造就業和投資。
倫奧帶動商業項目
英國政府2013年7月表示,2012年的倫敦奧運給英國經濟帶來效益價值150億美元,超過了137億美元的成本。賽事帶來的商業價值和體育遺產讓英國經濟從中獲益。官方報告顯示,奧運會對英國經濟的拉動主要來自新的商業項目、額外增加的零售業銷售和新的國外投資。
舉辦奧運的成功經驗給一些英國公司帶來了生意,據悉巴西里約奧運和巴西世界盃方面和英國公司簽署了價值1.2億英鎊的合同。
◆負面例子
索契冬奧 嚴重超支疑涉貪污
索契冬奧被視為普京宣傳「新俄羅斯」的形象工程,惟負面新聞不斷。索契冬奧被視為歷來花費最多的奧運,有報道指成本達500億美元,但酒店、道路等周邊基建不少仍未完工,部分場館興建成本大幅超支,有報道更質疑多達三分之一冬奧預算遭侵吞。俄國有民調指出,47%受訪市民認為貪污是冬奧嚴重超支的主因,34%認為是承建商標價過高,19%認為政府監管不善。
普京否認冬奧有貪污問題,強調高昂成本包括興建新發電廠及污水處理廠等基建改善工程。
巴西世盃 被斥勞民傷財
今年6月開鑼的巴西世界盃,深受國內政經亂局困擾。比賽場館被揭發嚴重超支,主場館更出現「豆腐渣」建築,又發生多宗致命工業意外,惹來民間質疑官員藉大興土木中飽私囊。舉辦國際大型盛事本令巴西民眾雀躍,但眼看世盃工程勞民傷財且涉嚴重貪腐問題,民眾情緒由歡欣轉為憤怒。2013年6月洲際國家盃舉行期間,多座主辦場地外都有數以千計民眾示威,更演變成抗議政府貪腐,漠視教育、醫療、治安等民生需要的政治運動,加上場館施工進度大落後,世界盃能否順利舉行,備受質疑。
為舉辦2014年世界盃和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巴西已花巨款建設體育場等設施。不少巴西人認為,這兩項體育賽事完全是政府的形象工程,對民眾的生活毫無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