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最怕傷病磨,1月至今多名在歐洲搵食的足球員受重創,征戰世界盃亮紅燈,而最新的不幸者、也最叫人不寒而慄的,是愛華頓的哥斯達黎加國腳後衛白賴仁奧維度。他前日為「拖肥」於足總盃第4圈作客以4:0淘汰史提芬納治中,左腳小腿脛骨和腓骨齊遭踢斷,足踝扭曲。有專家表示脛骨最多受力約400公斤,這次碰撞一定「食得好應」。
23歲的白賴仁奧維度是於22分鐘在己方後半場,在蛾眉月頂欲攔截對方中場射門時,遭踢中左腳足踝後方對上的位置,他足踝立即被踢至「吊」在小腿上。
隊友立即上前照料極度痛楚的奧維度,菲臘積基爾卡替他穩住斷掉的足踝,亦有隊友緊握他的手。軍醫將他抬上擔架後立即送院,「拖肥」領隊馬天尼斯事後透露奧維度脛骨和腓骨齊斷。
雷雄德:斷骨比斷韌帶好
香港浸會大學體育系副教授雷雄德昨日表受本報訪問時,形容奧維度的傷勢少見﹕「通常斷腳傷患是單一骨折,很少脛骨和腓骨齊斷。脛骨較粗,支撐了身體98%的重量;腓骨較幼,主要是輔助活動。其實人的骨頭可以承受3種力,包括按壓、拉扯和扭曲,這種強度源自骨骼組織間有一些虛位,而不是『直晒』。」
雷博士翻查文獻後表示,視乎不同受力角度,脛骨最多可以承受約400公斤的力,因此奧維度受傷時一定「食得好應」。
發生這宗不幸事件,馬天尼斯表示「哀傷極了。我們定要盡力支持奧維度,他是己隊重要球員,希望他能盡快康復」,但奧維度康復時間最少也要半年,今年6月代表哥斯達黎加出戰世界盃的希望已經幻滅。關於復元可能,雷雄德博士反問「如果斷骨和斷十字韌帶中選擇,你寧願傷邊度﹖」
他接着解釋﹕「斷骨會比韌帶好。因為骨骼可以完全復元,生長得很鞏固。像阿仙奴的伊度亞度達施華和艾朗藍斯,康復後也能打出高水平。」
愛華頓其後證實奧維度將會在今天要做手術,後者在社交網站twitter向關心他的球迷致謝:「在這困難時刻,我感謝所有人。你們常在我心間。」
奧維度今做手術
本月可謂對球員相當不利,因連同奧維度在內,已至少有6名大有機會在世界盃獻技的知名球星接連受傷,當中又以法卡奧和禾確特的「長休」最為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