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位於波蘭的奧斯威辛集中營(Konzentrationslager Auschwitz)建於1940年,於1945年1月27日由蘇聯紅軍解放,是納粹德國於二次大戰時建立最大的集中營,德軍於營內集體屠殺及做人體實驗,約有130萬人慘死,其中九成是猶太人,亦有來自波蘭等歐洲國家的知識分子、同性戀者及罪犯。 集中營分三大區﹕奧斯威辛營(行政中心)、莫諾維茨營(勞動營)、比克瑙營區(滅絕營)。入口的鐵閘寫有「Arbeit Macht Frei」,意即「勞動帶來自由」,乃德軍哄騙猶太人入營的謊言。 僅7000人倖存 1942年起每天都有火車運送猶太人入奧斯威辛營,1945年蘇聯攻入集中營時,僅餘7000人倖存。營內有刑場、化學實驗室、毒氣室,一旦入營,德軍會以「洗澡」為藉口將「沒有價值」的婦女及兒童送往毒氣室,「有價值」者則會按知識分派往鋪鐵路、當醫生及藥劑師、處理屍體等工作。 波蘭政府其後將集中營改為紀念館及博物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79年將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此外,二戰中,逾千名猶太人得到德國商人舒特拉的庇護,不用送往集中營而得以倖存。由於營內不得拍攝,故史提芬史匹堡執導、1993年電影《舒特拉的名單》只能在其閘口外取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