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穿新鞋時磨出的兩個水泡,險些讓「糖齡」15年的鍾老伯失去左腳。記者昨天從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內分泌科獲悉,經過精心治療,鍾老伯倖免截肢,近日出院。專家提醒,糖尿病患者如下肢出現傷口,不論傷口大小均應及時到醫院治療,否則傷口容易合併感染難以癒合,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72歲的鍾老伯患有2型糖尿病,半年前他買了雙新鞋,樣式都挺好,就是稍微有點兒擠腳,出外溜躂了一圈之後,腳底被磨出了水泡。鍾老伯滿不在乎,沒料到左足水泡很快破潰感染,流膿不止,導致左足背和左足底出現面積較大的糜爛潰瘍,一度被醫生建議截肢。 據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內分泌科趙同峰主任醫師介紹, 到該院就診時,鍾老伯除了有嚴重的足部感染,呈典型的糖尿病足,還有雙腿動脈硬化、雙側脛後動脈中度狹窄,同時合併骨髓炎,保肢難度很大。所幸,經過該院多學科組成的「糖尿病足學科組」詳細檢查和評估,專家認為潰瘍仍有癒合的可能性。 經過抗感染、降糖、營養神經、改善微循環、抗血小板,以及左足傷口予持續負壓引流、定期外科清創、超聲清創換藥等方面的綜合治療,鍾老伯左足潰瘍面肉芽生長良好,出院後只需定期到門診換藥即可。 趙同峰指出,糖尿病患者因合併神經病變,或因各種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變而導致下肢感染、潰瘍形成或深部組織的破壞,被稱為「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對糖尿病患者威脅最為嚴重、也是治療費用最高的慢性併發症之一,重症患者可導致截肢。據介紹,罹患糖尿病的孤寡老人在廣州市內不算少數,由於缺乏規範就醫意識和缺乏家人照料等多種因素,這一群體中出現「糖尿病足」的幾率一直居高不下。 據了解,鍾老伯在3年前已經出現持續性的雙下肢麻木感。專家提醒,糖尿病患者要時刻關注「足健康」,下肢尤其是足部出現水泡、小傷口,都應盡快到醫院就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