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華南海域的守護城——吳皓妍
「賴將軍聽過沒有?」敏叔友善地問我。我想了想,清代鴉片戰爭時期的將軍……林則徐誰不知道?關天培也有印象……姓賴的卻一時想不起來,便答:「請說。」「敏叔」李昇敏先生是著名的「撕紙藝術家」,也是寨城的導賞員,他喜歡邊說故事,邊為遊人即場撕藝術品,終於有一次,我與友人在寨城公園衙門炮台附近遇上他。敏叔指茯階x說:「其中一位守過這堛漸s賴恩爵……這尊炮台可能真對英國人開過火呢。」中史教科書多談林則徐銷煙之功,但查考資料後,我覺得賴恩爵這名字也很值得記住。
賴恩爵這名字也值得記住
如今的寨城公園,為何沒有留下賴恩爵的東西,卻有另一位將軍、大鵬協副將張玉堂所寫的「墨綠」兩字?原來賴恩爵駐守的時候,還未建城。這個地方原叫「九龍寨」,是明清時期打擊海盜的海防重地。九龍寨歸廣東大鵬營管轄,鴉片戰爭前,賴恩爵為大鵬營參將,兩廣總督林則徐與水師提督關天培曾派他領清軍水師船來此,監察英國鴉片走私船隻及軍艦。林則徐素被後世史家譽為「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不會不知英人船堅炮利,也不會不提醒下屬英人強悍。那麼,1839年面對英國戰船的賴恩爵會怎樣做?
1839年9月初,英國駐華大使兼商務總監義律不斷挑釁,率武裝快船抵達九龍城外海岸邊,後來更攻擊九龍城守軍。英軍來勢洶洶,賴恩爵沒有退縮,立即命令各水師船與九龍寨炮台盡力反擊。「立即反擊」其實並不容易。當時清朝的炮再好,又即使有一些外國購來的炮彈,在英人眼中都不過是土炮。 英國主艦「窩拉疑號」、武裝船「威廉姆堡號」等紛紛猛攻,九龍寨水師設法閃避攻擊。水師後來更偷襲成功,擊中義律乘坐的主艦。最終英軍死傷十餘人,被迫停止進攻。九龍海戰算是鴉片戰爭大小戰事的開始。此一小戰小勝,不會扭轉後來中國在整體鴉片戰爭中的失敗,也不會掩蓋得住清朝大多官員的腐敗無能,可是,賴恩爵及水師面對「船堅炮利」時的頑抗態度 ,最少讓我們後人看茧峇腄A知道有前人曾經力挽狂瀾,香港也不是被草草的拱手割讓出去。
九龍海戰後,九龍寨的守衛故事不單沒有結束,反而才剛開始。《南京條約》簽訂後英人佔領了香港島,常對九龍以北虎視眈眈,所以後來的兩廣總督耆英便於1846年提出修建九龍寨城。至1847年,寨城建成,防禦力強,如東西南三面的牆垣,間隔地裝了3000至5000斤重的大炮32門。如此軍事基地花費甚大,不過財政匱乏的清政府負擔不起。
寨城是眾籌下建成
那麼寨城何以建成?九龍寨城,象徵廣東省各地、九龍及新界官民守衛家國的心,也就是說,寨城是眾籌下建成的。耆英於1846年鼓勵官民捐獻,而短短數月,捐獻金額竟達46萬O。46萬是個怎樣的概念呢?寨城建築實際支出只是3萬多O。那麼餘款最後怎樣?被貪腐的官員私吞了?幸好沒有。耆英把20多萬O用作改善廣東各地防守設施,如建造兵房、儲備火藥、調兵駐省等,又把另外20多萬O作廣東省儲備金。
在成為「三不管」、混亂而神秘之城以前,九龍寨城其實是守衛九龍半島以北的守護之城,其籌建過程甚至間接資助了整個廣東及華南海域的守衛建設。雖然九龍半島、新界在鴉片戰爭完結後數十餘年內已被英國人所佔,對當時國勢每G愈下的清朝而言,不論九龍寨的曾經抵抗,還是寨城軍備的風光落成,都似乎毫無意義,但對我們後人來說,香港與廣東省眾人曾經團結抗外,實在可敬。
.吳皓妍 - 曾為中學中文及中國歷史教師,現為遊學公司SPEC創辦人,負責本地深度遊及文化活動。
文:吳皓妍
圖:吳皓妍、資料圖片
[語文同樂 第4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