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土地大辯論尚餘兩個月才結束,其中利用新界私人農地儲備是短中期供應選項之一,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建議探討公私營合作發展。據《星島日報》報道,政府初步構思獲批的私人農地項目與政府攤分額外地積比,初步認為公營房屋至少達五成。土地小組主席黃遠輝稱,小組從未討論實施細節,但他不認為政府已一錘定音,小組也無法將公眾意見「由黑變白」,會在報告如實反映。 報道稱政府擬與發展商攤分地積比 據土地小組在公眾諮詢提供的資料,公眾在大辯論期間,可探討政府應否在私人農地的周邊地區提供基建設施,促成整個地區作較高密度的發展,並要求私人發展商在提供私樓之餘,同時提供可負擔房屋,政府亦須為公私營合作訂立透明機制,挑選符合公眾利益的項目。 然而,據近日報道,港府內部對該機制的實施方式有初步構思,傾向以獲城規會通過的私人農地發展項目作為對象,由擁有該項目的發展商制訂公私營合作計劃,向政府的獨立機制申請,其額外地積比要與政府攤分,以興建公營房屋,初步認為公營房屋最少達五成,政府亦考慮交由土地及建設諮詢委員會審批公私營合作項目。 黃﹕如實反映民意 難將黑變白 本報昨向發展局查詢,在土地大辯論結束前,政府內部已構思公私營合作方式,是否一錘定音,不尊重土地小組的工作,局方回應稱十分尊重小組工作,待小組提交報告後,政府會小心詳細考慮當中建議,再向社會清晰交代政府立場,現不宜評論個別傳媒報道。 黃遠輝向本報稱,小組未有討論公私營合作的實施細節,不知報道的消息從何而來,他說一直強調公私營合作只是建議,而非結論,不認為政府已一錘定音,認為現階段應先討論是否接納透過公私營合作發展私人農地,有定案後才談實施條件。他又認為,公眾諮詢至今,覺得公眾對公私營合作有疑慮,亦由於會公開報告,故沒可能將公眾意見「由黑變白」,強調會在報告如實反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