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我剛剛試用個App開車找你們,結果『蕩失路』。」城市規劃師吳永輝這句話,開啟了記者當日的採訪之旅。 吳永輝把車停在起動九龍東辦事處外,記者一邊用「MyKE」手機App搜尋目標路線,首個目的地要到港鐵觀塘站附近,「咦,為何建議這個路線,不是兜了個大圈嗎?」吳永輝帶茠偕疇X發,卻發現「易行」開車模式雖有實時定位,卻無方向導航,一時間我們迷失在十字路口,折騰兩分鐘後打開Google Maps求助。 吳永輝:按行走建議兜大圈 「實時泊車資訊好準,抵讚!」吳把車駛入apm(創紀之城),記者開啟App內「易泊車」功能,查閱該處空置車位數量,與現場所示的一致。接荂A我們轉移陣地,測試「主題導賞」功能,記者在綠色生活、工業文化等五大主題挑選了較具特色的後巷體驗實測。 行程的第一站「打版里」,位處觀塘站出口附近的熱鬧大街,一點也不難找。很快地,一幅結合齒輪、成衣製圖等多種元素的鮮豔壁畫便映入眼簾。「不如下站去『碎冰里』?」我低頭看看App上的信息,除了有一個個別開生面如「車邊里」、「鳳眼里」及「花紗里」等後巷名稱,又有各處歷史背景簡介及VR(虛擬實境)體驗,卻無標示附近路名、地標、建築物名稱,令人難以辨認位置。 後巷壁畫找了20分鐘 規劃師:按App尋地,當區人也迷路 記者唯有翻查「後巷計劃@九龍東」的網站資料對照,發現原來在美興工業大廈附近。如是者,一行人儼如拿到手機版「藏寶圖」,踏上後巷尋寶之路。 沿茈帘街,經開源道轉入興業街,其間游走在幾座工廈之間毫無所獲,輾轉約20分鐘後,我們到達目的地,「這樣找,真的住當區的人都會『蕩失路』」,吳永輝輕嘆。然而他很欣賞計劃背後的理念,善用後巷空間,讓本地藝術家發揮,「不過,其他部門都要積極配合一下」,他瞄了瞄被垃圾遮擋了部分的壁畫,徐徐說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