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全球化令世界各地資訊流通、交流日增,所有短片、資料、電視劇等上網隨手可得。全球化除了影響港人衣、食、住、行等物質層面,亦影響港人精神層面,包括語言、各種娛樂方式、文學、宗教節日和價值觀。
◆語言
中英夾雜 忽略正音
香港母語教學政策的目標是「母語教學、中英兼擅」,教育局積極鼓勵母語教學,同時希望學生學好英語。曾屬英國殖民地的香港是國際城市,亦是中國唯一明文規定中文和英文同樣是法定語言的地區。教育局長吳克儉撰文指出,香港中西文化交匯,中文和英文同樣重要,隨虒g濟邁向全球化,香港與世界各地的聯繫日益頻繁,社會各界對香港學生的語文水平期望甚高。
2012年考評局出版首屆文憑試及末屆高考中文科考試報告,不少考生口試時因中英夾雜被扣分,情G非常嚴重,如facebook(應說「面書」)、iPhone(蘋果智能手機)、iPad(蘋果平板電腦)、for、sorry等。不少港人平日使用智能電話、社交網絡都愛中英夾雜。
香港教育學院語言資訊科學研究中心總監鄒嘉彥表示,港生以網絡、手機溝通時使用潮語或中英夾雜的用語,在家中語境多數為廣東話,上學時才用書面語,結果在考試中忽略成語和正字正音。
外語流行 易受外來文化影響
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認為,1970至80年代是香港流行文化的盛世,也是「新語言爆發」的時期,開放的環境令港人通過不同途徑吸收各方資訊,包括音樂、語言等方面。香港人說話習慣中外語夾雜,「像早年流行的『kawaii』、『ichiban』是日文,也有來自台灣的『泡妞』等」。那個時期香港自由開放,容易受外來文化影響,也可說是「敢於接受不同文化」。
此外,港人熱愛日本文化,坊間亦有很多日語課程,近年「韓風流行」,便多了韓語課程。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講師健吾表示,修讀日本研究的同學都喜歡日本文化,有的則以學日文為目標。而日本文化影響的不止是香港的流行文化,甚至是生活習慣,例如部分人覺得日本先進、可信,因此日貨質素比較好,有段時期港人便愛購買日本製的奶粉。
◆影視
拍攝中西融合 利進軍國際
1980年代是香港電影業興盛時期,更有「東方荷李活」之稱,由邵氏的一系列電影如《七十二家房客》等,到之後的周星馳笑片都深受觀眾喜愛。
香港電影業亦是在全球化衝擊下成長,1970至80年代,一批在外國修讀電影的年輕導演如徐克、許鞍華、嚴浩等,學成回港後拍攝各具個人風格的電影,掀起「香港新浪潮」,為80年代的香港電影揭開新一頁。
2004年,周星馳執導及主演的《功夫》在資金、題材、拍攝手法都變得全球化,部分內容和畫面融合中西元素,進軍國際市場,獲海內外逾20個獎項。
電視劇方面,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學課程主任朱耀偉教授指出,日劇《悠長假期》、《戀愛世紀》曾在港掀起哈日熱潮,到近年《大長今》、《浪漫滿屋》則掀起哈韓熱潮。韓流襲港衝擊香港以至其他東南亞地區流行文化,原因或是韓國政府致力輔助文化產業。
外國劇集 上網有得睇
資訊和通訊科技普及,人們都可以在網上收看最新韓劇、日劇、美劇等,早前日劇《半澤直樹》在港掀起熱潮,「免費電視牌照」事件時,香港電視員工和市民在政府總部集會,港視藝員更以港版「半集直樹」造型登場,以該劇角色為藍本,表達廣大市民對發牌制度的不滿,引來市民共鳴。
◆音樂
台風韓流襲樂壇
1950至60年代,香港興起英語歌曲,1964年英國樂隊「披頭四」(The Beatles)訪港,吸引大批樂迷到機場迎接,香港亦有人改編披頭四的歌曲,例如將Can't Buy Me Love改編成《行快灠捸n,又引起「夾band」和翻唱熱潮,可見披頭四對香港流行音樂的影響。70年代英語歌曲在香港仍然流行,香港歌手如許冠傑都會唱英文歌。
粵語流行歌曲亦曾風光,1990年代有不少巨星,如羅文、梅豔芳、張國榮及後期的「四大天王」等。研究香港流行曲歌詞多年的朱耀偉教授在著作《愛恨地球村︰透視全球化現象》指出,近年本港整體市場縮小,市場收窄至集中10多歲的聽眾,導致粵語流行曲失去「混雜」不同文化的活力而變得單一化。而其他華語歌曲對香港影響力亦甚大,台灣歌手如周杰倫、蔡依林、S.H.E.攻陷香港卡拉OK,深受香港樂迷歡迎,香港更有歌手轉戰普通話市場。
韓國電影、音樂和電視劇集近年大行其道,香港藝能界稱為「韓流襲港」。Super Junior、少女時代、BIGBANG等韓國偶像組合大受歡迎,K-Pop(韓國流行音樂)風靡香港,令不少港人有興趣學韓文、看韓劇、到韓國旅行。韓國偶像組合來港開演唱會,反應都非常熱烈,門票迅速售罄。2013年,過往主力邀請香港藝人與市民一起跳唱的平安夜倒數活動「廣東道聖誕Street Party」,改邀韓國人氣男子組合2AM當表演嘉賓。
◆動漫
日本動漫 港人集體回憶
多年來,日本動漫在香港累積過百萬讀者,經典動漫如《小甜甜》、《機動戰士》、《美少女戰士》及《鋼之鍊金術師》等製造了幾代人的集體回憶。日本動漫全球化,對於動漫輸入亞洲,有學者認為香港、台灣、韓國及新加坡等中華文化傳統較強的地方,動漫流行是因為「文化親近性」,擁有相近的價值、信念及社會組成模式,如《多啦A夢》中常被父母責罵成績太差的大雄,在強調考試成績的亞洲就較有共鳴。追看日本歷史漫畫令部分香港動漫迷認識日本歷史、玩cosplay、甚至變成研究派的御宅族。現時香港每年都有「動漫電玩節」,除了本地漫畫,場內主要售賣日本、歐美動漫產品。
◆節日及宗教信仰
節日儀式化商業化
香港人習慣慶祝各個西方節日,如情人節、復活節、萬聖節、聖誕節,港人對部分西方節日甚至比中國傳統節日更重視,例如港人茩垮﹞H節多於元宵(中國情人節)。不過,香港人慶祝西方節日漸流於儀式化及商業化。
「香港電台通識網」的文章指出,文化全球化某程度上已和經濟掛u,以宗教為例,西方各與宗教有關的節日都傳來香港,有些被定為公眾假期,如聖誕節和復活節,但這些節日被商人用以促銷產品,例如復活節的「復活蛋」和「復活兔」、聖誕節的「聖誕大餐」等,失去原本意義。
至於「萬聖節」,其起源眾說紛紜,其中最廣為人所接受的是源於古時候的塞爾特人(Celts,居於蘇格蘭、威爾斯及愛爾蘭等地),他們相信10月31日是鬼節,死亡之神會帶同亡魂回到陽間找替身,塞爾特人在當晚扮成鬼怪,由族中祭師帶領,燃起火炬,焚燒動物獻給死神和一眾亡魂;另一種說法是打扮成鬼怪模樣、發出恐怖的聲音,是為了欺瞞亡魂,扮作它們的一分子避過追捕。後來天主教傳入不列顛(古時的英國領土),萬聖節滲入了宗教元素,改為紀念天主教的聖人,再轉化為喜慶節日。萬聖節傳入香港後,慶祝活動結合本土特色與文化,例如香港海洋公園每年舉辦「十月全城哈囉喂」,加入中國和香港傳統題材,更會以香港地道鬼故及傳說為主題,與大家生活有關。
◆文學
本地作家書銷量下跌
根據商務印書館2012年初資料,香港出版的流行讀物在過去三年銷售持續下跌,除了長青的亦舒作品及以學生市場為主的天航作品仍維持高銷售之外,以往本地暢銷作家之銷售亦不如前。反而,近年較多台灣原創或翻譯的流行作品在港暢銷,除了台灣作家九把刀,還有日本的高木直子《一個人住》系列、東野圭吾作品等。歐美翻譯小說如《暮光之城》、《夜之屋》及《波西傑克森》系列亦受歡迎。由於互聯網發達,讀者可以透過方便的通訊工具如互聯網、手機及平板電腦,查閱字詞解釋或直接翻譯,令輕巧易讀的英語學習讀物漸受歡迎。
◆普世價價觀
要求普選符合國際制度
香港奉行「一國兩制」,有別於內地地區的是,香港捍衛自由、民主等普世價值。香港近年討論政制發展及普選制度時,社會上不少聲音認為香港普選必須符合國際社會對普及和平等選舉的理解,例如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強調,最終方案必須符合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基本法》提及的普及而平等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