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地產新頁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康文署前職員指九龍公園「樹王」三分之一樹幹於2007年倒塌,政府曾斥資近100萬元設置支架及施藥救樹,近年該樹漸見起色,樹木專家認為政府應盡力治療病樹,而非盲目斬樹。
放大
 
港大鄧志昂樓前兩棵樹齡逾80年的石牆樹2018年5月被斬引起反彈,樹木專家批評政府斬樹的理據不足。
放大
 
放大
 

其他新聞
生活看通識﹕社區考察擴闊學習經驗
世界三分鐘﹕「丹麥式快樂」釀健康風險
透視救援﹕接種疫苗 遏制麻疹
法解通識﹕正視校園性騷擾 校方有責
觀點與角度﹕香港應重設「租務管制」?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時事議題﹕人才、制度、資源 護樹需多管齊下

【明報專訊】申訴專員公署於2016年6月發表的主動調查報告中,建議政府訂立《樹木法》,並指參考外地的相關法例,認為《樹木法》可就栽種、修剪及移除樹木訂立基本標準,亦可授權政府強制私人土地業主處理有倒塌危險的樹木等。就是否立法管理樹木,發展局2017年10月表示,先決條件是要待業界有充足人手。

◆爭議1:無法規管私地樹木

目前政府無從監管業主有否檢查及保養私人土地上的樹木。私人地段業主有責任妥善護養物業範圍內的樹木,若物業內的樹木造成人命傷亡或財物損失,業主可能負上法律責任。

事例:私人屋苑斜坡塌樹 壓斃孕婦

2014年8月14日,半山羅便臣道一棵生長於私人屋苑斜坡的印度橡樹因早已腐爛,突然塌下,擊倒行人路上快將臨盆的37歲孕婦,醫生緊急為她剖腹產子,男嬰平安,孕婦不治。

死因庭2017年10月就意外展開研訊,陪審團一致裁定事主死於意外。死因裁判官指出,現時缺乏法例監管私人地方樹木管理,涉事的業主立案法團及物業管理公司在事前沒有相關知識,即使事後改善,但「用一條人命代價才有醒覺就太遲,代價太大」。陪審團建議,政府立法規管私人土地必須為樹木登記、定期保養及檢查,私人地方須安排專業人士作風險評估,而物業管理公司亦必須聘樹藝師定期檢查,政府也應成立專業註冊制度讓園藝界人士登記。

→ 政府:合資格人員不足

政府2018年2月表示,與樹木相關工作的各級合資格人員人手不足,若貿然立法,部分私人物業的業主或會選擇移除樹木,或栽種細小的樹,以致與立法用意背道而馳。

◆爭議2:管理不善

事例:瀕危土沉香現屋h 房署誤當細葉榕

過往政府部門曾出現選錯樹種的個案,被樹木專家批評浪費公帑。此外,2016年9月《明報》報道,有柴灣區居民發現所住屋h的公園一棵大樹有枯枝,惟房屋署沒理會,擔心有危險,查考後更發現房屋署認錯樹,把受保護瀕危植物「土沉香」當作「細葉榕」打理。這棵9米高的土沉香估計值逾千萬元,單單該枯枝值20萬元。土沉香屬易危品種,受《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規管,亦被列入中國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樹種,相傳香港曾為運沉香的大港口,故稱為「香港」。

→ 政府推《街道選樹指南》

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2018年12月推出《街道選樹指南》,列出80種適合本港路邊種植的樹木,其中原生及外來樹種各佔一半。不過,長春社總監蘇國賢檢視樹木名單後,發現部分本地樹木資料可能出錯,若部門跟足,有可能種錯樹,樹木抵禦強風能力或會下降。

◆爭議3:保育古樹不力

政府2004年起編製《古樹名木冊》,名冊的準則分類包括「大樹」、「珍貴或稀有」、「樹齡超過100年」、「具有文化、歷史或重要紀念意義」及「樹形出眾」的樹木。砍伐或移除名冊上的樹木時,須有非常充分的理由,且獲發展局及地政總署同意。

2016年7月,時任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名譽高級研究員趙紹惠、樹木辦樹木專家小組前成員余立安等多名樹木專家召開記者會,批評自從2010年成立樹木管理辦事處(樹木辦)後,每年平均移除古樹13.8棵,較該部門成立前每年平均移除3.8棵古樹,高出2.6倍,即使加入新的古樹,仍令古樹名冊總數不斷下降。樹木專家及保育團體反對政府「盲目斬樹」,指政府未有盡力醫治便砍樹是不負責任。

事例:古樹患癌政府欲移除 專家斥防治不力

截至2019年4月初,《古樹名木冊》內共有463棵樹,其中22棵感染褐根病。褐根病由「有害木層孔菌」引發,能迅速損害樹木健康,嚴重者可令其倒塌,目前無根治方法,故被稱為「樹木癌症」。

2016年7月,政府一度計劃移除受褐根病感染的18棵古樹,當中包括九龍公園「樹王」及錦田「樹屋」細葉榕。當時樹木專家小組成員之一、長春社總監蘇國賢表示,18棵古樹中只有4棵健康較差應移除;趙紹惠指褐根病早已落地生根,成為「風土病」,認為本地受感染樹木數量及品種遠超政府數字,移除受感染古樹無補於事,應為確診的古樹定期用藥,抑制樹木長出子實體,防止擴散。政府其後一度暫停斬樹計劃。

◆爭議4:缺專業樹藝人才

就樹木護理和風險評估,驗樹人員一般採用目測法,但由於人手不足,往往短時間內要巡查數以百計樹木,未能保證質素。政府2015年曾委託顧問研究,估計該年全港約有7300名樹木管理從業員,預計2018年欠2530人。此外,現時政府的樹藝人員無特定入職資歷要求,樹木專家指各部門委聘檢查樹木的承辦商質素參差。

事例:屋h塌樹奪命數月前 房署承辦商評估未察問題

2018年8月21日,觀塘順利h巴士站對開一棵樹齡40年的印度橡樹,一根約重30公斤的樹椏塌下,砸死一名在港工作多年的48歲印傭。負責管理該棵樹的房屋署表示,2018年1月、5月及6月分別委託承辦商為它做風險評估及覆檢,未有發現問題。

對於房署將部分樹木護理工作交由承辦商負責,有「樹博士」之稱的教大研究講座教授(地理及環境科學)詹志勇認為,坊間承辦商提供的服務質素良莠不齊,房署招標時,應以科學方法評估各承辦商的護理樹木方法,而非價低者得,他亦建議政府完善樹藝師的發牌制度。

→ 政府撥款2億 設樹藝師學徒計劃

2019/20年度的《財政預算案》撥款2億元,設立城市林務發展基金,推展樹藝業學徒計劃,向學員發放每月4000至5000元津貼,並於2019年底推出樹藝及園藝業《能力標準說明》(資歷架構),為日後引入樹木管理人員註冊制鋪路。政府傾向先推自願註冊,視乎資歷架構進展再定未來路向。國際樹木學會香港分部主席梁永強歡迎政府撥款設立學徒制,認為可鼓勵更多年輕人入行。

◆爭議5:透明度不足 市民難監察

事例1:公眾安全為由 地署移除80年石牆樹

2018年5月20日,地政總署以公眾安全為由,移除西營盤香港大學鄧志昂樓前兩棵樹齡逾80年的石牆樹,做法引起爭議。有樹木專家批評政府為該兩棵樹做的風險評級粗疏,斬樹理據不充分,難以令人信服。申訴專員公署就此主動調查,2019年2月發表的報告指出,從行政角度而言,政府移除兩樹並非無理,但建議當局汲取經驗,增加決策的透明度。

事例2:新發展區15大樹去留 傳媒追問政府方披露

古洞北和粉嶺北新發展區收地及清拆工作將於2019年下半年展開,其中古洞北前期工程範圍內有8647棵樹,6809棵會移除;政府向立法會申請撥款的文件中,只提到當中有10棵珍貴樹木獲保留。區內石仔嶺花園亦要清拆,內有15棵估計樹齡逾50年的細葉榕,在《明報》記者的追問下,2019年3月土木工程拓展署才交代,稱會調整道路和其他設施設計,原址保留園內15棵「達到珍貴樹木標準」的大樹。環諮會前成員文志森認為,事件反映大型工程的樹木調查透明度不足,市民難以監察。

→ 政府:新發展區會補種樹木

土木工程拓展署發言人稱,在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第一階段發展詳細研究時,顧問公司已根據發展局的工務技術通告全面調查,如原址保留樹木不可行,會盡量安排移植,並會補種樹木。政府會在上述兩區合適地方種植1452棵樹木、5470棵樹苗及14萬棵灌木以作補償。

[通通識 第579期]

 
 
今日相關新聞
時事議題﹕樹木管理被批政出多門
時事議題﹕人才、制度、資源 護樹需多管齊下
時事議題﹕樹木改善城市生態
時事議題﹕答題指引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