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不少殘疾者使用電動輪椅出行,惟因該類輪椅現時未有如手機般顯示剩餘電量的功能,使用者往往難以預料電池用量,過往有殘疾者進入港鐵車廂期間,電動輪椅突然停頓,卡在月台和車廂之間。城市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學生花約1年多時間,研發出電動輪椅的電池監測系統,提醒使用者電量等資訊,該系統現正申請專利。 兩分半鐘計出壽命溫度可行距離 城大昨舉行發明及學習成果展覽,介紹近40件學生發明和作品,其中包括電動輪椅的電池監測系統,系統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於約兩分半鐘計算出電池剩餘電量、壽命、溫度和可行走距離。 整個研究斥資30多萬元,並與非牟利機構合作,邀請了兩名殘疾人士試驗,最終發現兩人的電動輪椅電池使用兩三年後,由原本足以行走30公里,減少至只能行走10多公里。 團隊成員城大電子工程學系研究生廖俊科表示,參與試驗的殘疾者也反映數據準確,但指現時預計可行走距離的數據「或有少許保守」,盼日後繼續改善設計。該系教授鍾樹鴻解釋,過往電動輪椅或因過分充電等因素,令電池特性轉變,縮短電池壽命,形容就如「手機用了兩三年後,早上明明充電至100%(電量),中午時突然跌至30%或20%」,期望系統有助提醒輪椅使用者電池狀G。 四年級生研發「自學」機械人 另外,城大機械工程學系數名四年級生在研究畢業作品時,研發出具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功能的「自學」機械人,利用鏡頭辨識手掌動作,從而驅動機械手提取物件,他們指該機械人日後或可用於自動化工業,以及救火等危險工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