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身處物質充裕的社會,我們未必需要面對長期飢餓、糧食不安全及營養不良的問題。可是,世界上仍有不少人正飽受長期欠缺糧食之苦。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發表《2018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G》報告,旨在於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框架下,消除全球飢餓和營養不良問題。組織希望按《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變革願景,確保所有人能有安全、具營養和充足的食物。
(相關議題:全球糧食分配)
■何謂糧食不安全?(圖)
■食物不足發生率(圖)
解讀
?2005至2014年間,全球的食物不足發生率持續下降,由14.5%持續下降至10.7%。可是,糧農組織最新估算資料顯示,該比率似乎會連續兩年上升,2017年可能達到10.9%。近年人口持續增長,這意味茼2016年起,遭受飢餓的人數一直增加
?全球食物不足發生率於2005至2014年下降了3.8個百分點,雖然於2016年微微上升至10.8%,並估算於2017年達10.9%,但相比2005年的數據,2017年的比率仍下跌了3.6個百分點
?非洲仍然是食物不足發生率最高的地區,估計2017年的比率超過20%(根據報告,人數約2.57億)。2017年亞洲的食物不足發生率有11.4%,由於亞洲人口較多,食物不足的實際人口更多(超過5.15億),是全球食物不足人口最多的地區
?大洋洲的食物不足發生率連續多年呈上升趨勢。2005年為5.5%,2014年上升至5.9%,2017年更料達7.0%。整體而言,2005至2017年間,該比率上升1.5個百分點
■全球營養指標(人口百分比)(見表)
解讀
?全球5歲以下發育遲緩人口比率呈下降趨勢,由2012年24.9%跌至2017年22.2%,下降2.7個百分點。5歲以下兒童的超重比率則輕微上升,由2012年5.4%升至2017年5.6%。雖然發育遲緩的兒童人口比例遠較超重的高,但也可見全球兒童營養狀G出現兩極的情G,糧食分佈不均或是因素之一
?成人方面,育齡婦女的貧血比例持續上升,由2012年30.3%升至2016年32.8%,上升2.5個百分點,可見更多婦女正面對營養不足的問題。同時,成人的肥胖比率由2012年的11.7%,升至2016年的13.2%,上升1.5個百分點,或與飲食不良或太豐富有關,可見成人的營養狀G也出現兩極
■重度糧食不安全發生率(圖)
解讀
?2017年全球約10%人口(約7.69億人)處於重度糧食不安全狀態。2014至2017年間,只有北美及歐洲的重度糧食不安全發生率持續低於2%,長期遠低於其他地區。另外,北美及歐洲,以及亞洲的重度糧食不安全發生率整體下降,於2014至2017年,分別由1.5%微跌至1.4%,以及由7.3%下降到6.9%。非洲、拉丁美洲的相關比率則呈現不同程度的上升,當中以非洲的升幅最明顯
?非洲是重度糧食不安全情G最嚴重的地區。2014年,非洲的重度糧食不安全發生率達22.3%,是同年北美及歐洲的近15倍;2017年非洲的相關比率升至29.8%,較2014年上升7.5個百分點,且是同年北美及歐洲的約21倍
■思考問題
1. 你認為有哪些因素正在威脅全球糧食安全?
2. 評估國際協作對解決全球糧食安全問題的成效。
文:蔡嘉嘉老師
[通通識 第57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