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環境保護署2018年12月底發表2017年廢物統計報告,港人人均棄置垃圾量連升5年,2017年每人每日平均棄置1.45公斤垃圾,按年升2.8%,是自1991年以來最高。本港環保組織綠惜地球稱,政府於2013年定下2017年人均垃圾棄置量減至1公斤的中期目標,惟2017年人均棄置垃圾量升至1.45公斤,減廢成績不及格,促盡早落實垃圾徵費。
2017年全港產生575萬公噸都市固體廢物,較2016年的570萬公噸多0.9%。都市固體廢物當中,392萬公噸以堆填方式處理、餘下183萬公噸回收;棄置堆填區的廢物按年增13萬公噸,升3.4%。環保署將固體廢物分類為都市固體廢物、整體建築廢物及特殊廢物,三者平均每日棄置總量為約1.6萬公噸,佔比分別為69%、27%及4%。都市固體廢物包括家居廢物、商業廢物、工業廢物,當中以家居廢物佔比重最多,佔近六成。
回收率17年最低
2017年回收率跌至17年來最低,僅32%,整體回收總量183萬公噸,逾九成出口。環保署解釋,近年外圍可循環再造物料市場持續不景氣,且香港周邊地區漸漸嚴管進口,影響本地回收業的整體表現。其中紙類回收物料回收率近年呈跌勢,2017年回收率46.2%,按年減3.4個百分點。香港環保廢料再造業總會長劉耀成稱,2018年內地收緊廢料進口標準,「落閘」前已影響業界運作,例如業界拒收有顏色的廢紙如簽卡收據,以及金屬包邊硬皮文件夾等,近年網購亦產生大量紙皮盒,業界未必可完全吸納。
政府推動減廢政策亦遇阻力,目前生產者責任制只落實了「四電一腦」,其他如玻璃樽及飲品容器徵費等仍未有落實時間表;環境局早前向立法會申款24.5億元建第二期廚餘廠,被議員質疑造價過高及缺政策配套,通過「中止討論」議案,意味撥款無期。另外,政府於2018年11月已向立法會提交垃圾徵費相關的條例草案,未知是否可於2019年立法會休會前通過。
環保署表示,政府會繼續實施各項減廢政策,包括落實廢電器電子產品和玻璃飲料容器兩項生產者責任計劃。該署強調垃圾徵費能有效減廢,盼透過計劃改變市民產生廢物的行為,從而減少固體廢物棄置量。
——綜合《明報》報道、環境保護署《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2017年的統計數字》
■知識增益
網購流行「紙卡板」棄置升
環境保護署公布2017年本港每日平均棄置「紙卡板」(包括紙皮及卡板等)667公噸,較2016年的518公噸升28.8%。在灣仔回收廢紙的梁輝記公司負責人梁先生稱,近年回收紙皮較多,每日平均收約5至6噸紙皮,約七成為零售,如拆箱、網購等,其餘為家具、貨運等包裝。另外,其公司每日平均回收數百公斤紙張,如寫字樓、住宅廢紙、報紙等。有曾網購市民說,貨品多以紙皮箱包裝,試過於「雙11」購物後棄掉10多個紙箱。
市民胡小姐受訪時表示,平均每月網購一兩次,有時會跟家人一同網購,拆開貨品後的紙箱堆積在家中,她亦試過購入一個硬身文件夾,以較大的紙皮箱包裝,「內堛鰾盪、以啪啪紙(包裝膠紙)塞滿」,形容是很浪費。另外市民何小姐網購一個手袋,手袋只佔紙箱少於一半空間,其餘全為膠袋。被問會否覺得不環保,她說「最重要是件貨OK(沒有破損)」。
◆本港廢物統計(圖)
■模擬試題及答題指引
◆資料回應題
(1) 根據「2016及2017年都市固體廢物每日平均量」圖表,描述近年港人廢物棄置的模式。
解題﹕「模式」指具特定規律或重複性的變化,同學審題時可留意不同年份或項目之間,可有類似變化,答題時宜作簡單運算
答題示意圖
關鍵字:廢物棄置、模式(圖)
◆延伸回應題
(2) 參考資料,本港有何廢物問題?政府可如何解決本地的廢物問題?試提出兩個建議。
解題.答題時要先交代有何廢物問題
.留意題目要求要從政府的角度切入,提出解決方法
.先提出問題,再提出具可行的建議
答題示意圖
關鍵字:人均棄置垃圾量、提升回收率(圖)
顧問老師:陳志華老師
[通通識 第56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