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地初創企業創辦人自發組成的組織「創賢聚」,昨發表「香港初創企業指數2018」,在8項有利初創環境範疇評分中,香港平均48分,在10個鄰近城市中排第9,僅優於曼谷,較首位新加坡(71分)少23分,香港更有3項評分包尾,包括「私人資金」、「人才供應」及「先導測試實行環境」,反映受訪初創企業在這些方面遇困難。
由港企打分 港3範疇包尾
創賢聚聯同香港大學於今年9月至10月向本港科技初創企業發問卷,受訪者需就香港及鄰近城市支持初創企業發展的八大範疇評分,包括「政府及公營資金」、「私人資金」、「政府非現金支持」、「商業法規」、「人才供應」、「行業聯繫」、「初創企業生態系統及文化」和「先導測試實行環境」,共收到233份回覆,七成受訪者為種子前階段及種子階段公司。
獲評分的10個城市包括香港、新加坡、深圳、北京、上海、廣州、東京、台北、吉隆坡及曼谷。結果顯示,以100分為滿分,香港在8個範疇平均得48分,排行第9;新加坡得71分最高,其次為深圳(69分)及北京(68分)。
執行調查的港大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總監白景崇稱,本港在「人才供應」中得分最低,比位列前五的北京、上海、深圳、新加坡及台北低25分以上,是總排名第9的主因之一,反映本港創科人才短缺情G令人憂慮,或成為香港在區內競爭的致命傷。
人才供應失分 料因失業率研發開支低
白景崇分析,香港人才短缺主因有二:其一是失業率極低,僅2.8%,幾乎全民就業,大學畢業生基本上毋須擔心「無工做」,致初創企業難招聘人才;其二是香港「研發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比率」過低,即使特首去年提出在2022年倍升至1.5%,亦低於全球平均約2.3%,與本港研發人員數量少有直接關係。
調查亦發現,香港在本地初創企業眼中,「商業法規」表現相對較好,但得分仍低於新加坡及內地城市。白景崇說,就發展大數據,香港的私隱保護法規相對區內發展成熟,而內地則未有建立這方面的條例,企業要研究大數據限制相對少,但如要將技術擴展此歐美等地,內地一套則不適用。
創賢聚創辦人麥嘉晉建議,為保持香港優勢,發展成熟的法規亦需具彈性,以免因門檻過高而窒礙創科應用;另亦應增撥更多資源在人才發展上,提升科研人員的待遇,而研發開支目標亦應與世界平均看齊,不止於1.5%。
明報記者 林穎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