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第1段)建安初,年約二十的諸葛亮與石廣元、徐元直、孟公威等時彥遊學,年紀輕輕就自比管仲樂毅當時荊州的人都說他口出狂言。看《三國演義》舌戰群儒一回,東吳第一謀士張昭一開腔就翻這筆口舌舊帳,質疑他沒有資格以管樂自比。諸葛亮輕鬆對應:「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小說家之言,不必盡信,但歷史事實可以證明,諸葛亮的少年狂言並非全屬虛話。日後的三分天下、聯吳拒曹、六出祁山,樁樁件件都無負他年少時那狂放的「小可之比」;當然,大前提是——不單單以成王敗寇論英雄。
(第2段)北大法學系研究院一年級女生劉媛媛在短講比賽中四分多鐘的講話短片單在YouTube一週的瀏覽點擊就超過九萬五千次。講的雖是老生常談,卻一樣動人,一樣有感染力。一位評判打趣地說媛媛講話如此動人,可能與她的「搖滾嗓子」有關。是的,媛媛的聲線有點沙啞,絕非嚦嚦鶯聲,但這副「搖滾嗓子」卻很能表現吶喊與歇斯底里的感覺。挪威印象派畫家Edvard Munch筆下那一張略帶焦慮的臉叫人難忘,畫中人雙手趁在臉頰旁,嘴張得圓圓的;誇張、扭曲而晃蕩的背景線條看起來真像吶喊的聲音:在迴蕩、在盤旋——看得出,那副聲音也一定帶點搖滾的沙啞。魯迅的《吶喊》同樣帶?搖滾的沙啞,像媛媛那副嗓子一樣,要嘔心盡力地道出時代的心聲、喊出世道的不平。
(第3段)在短講中,媛媛鼓勵像她一樣年輕的同代人要堅持原則,要好好守住那怕是卑微次要的崗位,不要輕易妥協,要尊重人性,要本?良心做事。短講的尾聲,媛媛自信而堅毅地回應老一輩的「適應社會論」:「我跟你不一樣、我不是來適應社會的,我是來改變社會的。」我年屆半百,即使不刻意對號入座,媛媛這番話總令我汗顏。不為甚麼,只因為三十年前的我沒有發抒過這種道德豪情,沒有申述過這種人文關懷,也沒有建立過這種人生信仰。年輕歲月一去不返,看媛媛在講壇上手舞足蹈又聲嘶力竭地演繹她目下堅信的夢想和信仰,我一方面感到自己年輕多了,另方面卻又感到自己真的老了。感到年輕,是因為媛媛的話還能引起我的共鳴;感到年老,是因為我已趕不上那年輕的狂D節奏。後生可畏,望塵,興嘆而已。
(第4段)當然,所謂「後生」、所謂「年輕」,意思也不一定與年齡有關,卻往往取決於思想或心境。漢文帝時匈奴入侵漢室,為了保衛國都,文帝派了三位將軍帶兵保衛長安:劉禮陳兵霸上,徐厲備戰於棘門,年過四十的周亞夫則駐軍細柳。文帝親自前去慰勞守土將士,霸上棘門兩營都懂得特事特辦,御駕自然通行無阻,兩營將士還騎馬管接管送,好不貼心——十分「識做」。御駕最後來到細柳,天子的先頭部隊先吃閉門羹,即使大打「天子將至」的官腔,周亞夫的部下始終堅持「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那正是當大官常說的「不識抬舉」。文帝到了營前,只好出示皇帝符節,還要具體道明「吾欲入勞軍」的來意,周亞夫雖下令開營門,但還不忘執行軍紀,聲明在軍營中不能開快車,文帝的車隊只好勒住韁繩,慢慢前行。勞軍儀式完成;《史記》說:「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呼,此真將軍矣!曩者(編按:曩,意思為從前,粵音為nong 5)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於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細柳營紀律嚴明又「不識抬舉」,後世傳為美談。
(第5段)文帝身為天子,望之當似人君,亦當有天子之量。造就一樁傳世美談既要有周亞夫的「不識抬舉」,也同時需要有文帝的胸襟。周亞夫在廿一世紀的官場也許都算是不識時務的「燒壞瓦」,早晚會給目光如豆、氣量狹小而又愛耍官威的上司辭退。所謂「識做」,其實是慢性毒藥,這毒藥可以軟化原則,可以溶蝕規矩,到頭來是要把周亞夫一類心境年輕的人才磨成「滑頭」,又圓又滑啊,還要懂得笑瞇瞇地一邊賠還不是又一邊毫無愧色地自我破壞規矩。像霸上棘門兩軍,真有先見之明,在廿一世紀的官場或公營機構一定吃得開,周亞夫和他的細柳營則早晚會被「陰乾」;這不是假設,是事實。
(第6段)我一直堅信「絕望」的相反詞不是「希望」,而是「年輕」。因此,如何教育下一代是國家民族存亡絕續的關鍵。我們今天教年輕人世故、圓滑、取巧、反智、妥協、市儈或「識做」,未來的社會就一定是無間地獄。可惜,世故給裝點成成熟、圓滑給裝點成靈活、取巧給裝點成聰明、反智給裝點成務實、妥協給裝點成合作、市儈給裝點成進取、「識做」給裝點成變通……這些經裝點的癌細胞不斷擴散遺傳的話,我們、我們的社會,還有甚麼希望?
(第7段)我對媛媛將來能否自踐其說不抱特別殷切的期望,也沒興趣知道。即使她將來怎樣不堪,也不代表她今天講的是錯。最起碼,她今天講得清楚、動聽、響亮,七天內九萬五千多個看過短片的人,那怕只有一個能做得到,事情就變得很不一樣;那怕只有一個能重述她的意思,事情就變得很不一樣。年輕人的道德夢想應該跟愛情夢想一樣,不管結果如何,都要全力追尋、全情投入。敢愛敢恨是年輕人的本錢,「敢」是膽識、是自信。年輕人在鬧市中或鏡頭前對愛人高聲說「我永遠愛你」,試問誰有資格質疑這句話的誠意?又有誰能準確預計結果?小情侶也許中道離異各自另結新歡,但也很可能白頭偕老永結同心。理想,永遠崇高;夢想,始終飄渺;年輕歲月,不妨帶點輕狂。至於日後究竟如何,天曉得——
(第8段)天曉得!二○一二年十月九日被槍手開槍擊中頭部的馬拉拉居然奇蹟地生還。當天,年僅十五歲的巴基斯坦女孩馬拉拉在乘坐校車回家途中遭槍手襲擊,頭部重傷,生命垂危。小女孩受襲竟然是因為她「不接受警告、堅持上學」,那該是獨裁者眼中的「不識做」。劫後重生,十七歲的馬拉拉在二○一四年諾貝爾和平獎的頒獎禮上穿搭?巴基斯坦女先烈Benazir Bhutto的披肩,氣定神閒,站在講台上有力地重申孩童接受教育的重要。踏踏實實十多分鐘的演說換來多次熱烈的掌聲。她的語調堅毅、自信、謙遜、肯定,每一個字都講得有力講得鏗鏘。她說巴基斯坦是愛好和平的民主國家,伊斯蘭教一向愛好和平、重視人道、待人如手足;我確實在她身上看到了這個國家的氣質。在演辭中,她援引模罕默德、耶穌、佛祖、甘地和德蘭修女等聖哲先賢的教導,強調和平與仁愛,反對以暴易暴:「就算現在我手上有槍,而兇手就在我眼前,我也不會開槍報仇;我懂得憐憫。」
(第9段)年紀輕輕,馬拉拉死堶咱籵拑M沒有放棄沒有忘記理想。槍桿子連一個十多歲小女孩的夢想都轟不掉,向她頭部開槍的幾名冷血槍手卻都是成年人。自卑又自私的成年人像自卑又自私的政權一樣,最害怕年輕人更恐懼理想、夢想與堅持,只因為,這些都是他們怎樣也喚不回的東西。自卑又自私的成年人最大的遺憾是永遠不再年輕,理想只能強解為不切實際夢想則強解作不知所謂,成年人說「後生可畏」大概是這個意思。只是,鏡頭前的馬拉拉一點都不「可畏」,她那和善的神情,祥和的氣質,一點都不可怕。自卑又自私的成年人有的只是軟弱的權力和虛假的名聲。馬拉拉知道她要的不是權力而是力量,她要的不是名聲而是理想;這兩顆子彈轟進全世界自卑又自私的成年人的腦袋中,為的不是報復,而是要這些成年人重生,像馬拉拉一樣重生。他們會不會懺悔?會不會反省?不打緊,世界的未來始終屬於年輕人的理想與夢想,這些成年人始終會給無私又無情的歲月吞滅,甚麼都不會留下——包括他們死不放手的權力,包括他們珍而重之的名聲。
(第10段)馬拉拉一再強調教育的重要,諾獎演辭的最後一句話正是「Education first」。教育是人生重要的起點,她在演辭中舉重若輕,提出的「一名小孩、一位教師、一本書、一支筆」正好是支撐文明道德理想夢想的四條擎天柱,真有媧皇斷鼇足(編按:鼇,意思為巨龜,粵音為遨 ngou4)以立四極的氣概與力量。執簡馭繁,馬拉拉說的一名、一位、一本和一支,都並不單薄,因為那是意味?推動人類文明的「總和」與「一切」。
(第11段)同年度獲提名角逐諾貝爾和平獎的人士有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揭發美國監聽計劃的前美國國家安全局委外僱員斯諾登,兩位落選的候選人都成年但也許並不自卑也不自私。年邁損友看完我轉發的「諾獎演辭」片段不無感動卻又偏要唱反調:「評審團大家都『識做』啦!馬拉拉係細路女,方濟各同斯諾登牛高馬大,讓?佢??。」
輯自《明藝.隨筆》四十六期,二○一四年十一月十五日;轉載自《黑白丹青──朱少璋人物素描》,匯智出版
作者簡介﹕朱少璋,香港浸會大學語文中心高級講師,近作《焦尾傳奇》收錄多篇散文,閒談生活與語文趣事。選文來自《黑白丹青──朱少璋人物素描》,內容分內外篇,外篇寫古今中外名人,內篇寫親人,文字如書名樸素淡雅。
圖:網上圖片、資料圖片
鳴謝:朱少璋博士、匯智出版
[語文同樂 第3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