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貴州屋脊」威寧縣是國務院確定的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有13個中央部委直接「幫扶」威寧縣。本報早前探訪該縣貧困戶王友柱一家,八口中有5人領取農村「低保」(綜援),靠種薯仔和粟米、養豬為生,全屋只有一盞燈,臥室旁邊就堆放豬飼料。兩個雙胞胎女兒就讀中三,即將升高中,每月領取當地NGO的80元(人民幣,下同)助養金,今年卻因資金來自境外而受阻。
明報記者 楊立贇 貴州報道
威寧縣是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聚居了19個少數民族,佔當地總人口23.4%,隸屬畢節市,西鄰雲南省,平均海拔2200米,素有「貴州屋脊」之稱,因日照充足被稱為「陽光城」,當地人面頰都有「高原紅」。畢節轄下的威寧、納雍、赫章3縣,經濟條件極差,貴州素有「威納赫,去不得」的說法。
本報記者早前探訪威寧縣一個村莊的特困戶王友柱一家,天色尚早,房屋由磚和木板砌成,唯一的窗用紙板遮蚞蚼楚A沒有採光之下,全屋只靠一盞昏暗的電燈照明。這埵薞荅狙]三代8人,包括年逾古稀的父母、王友柱夫婦和4個未成年孩子,最小的女兒只有6歲。
一家八口 領5份綜援
王友柱夫婦和孩子回楞ル眸溢g過一間堆放豬飼料、薯仔和雜物的柴房,說是「楞ョv,其實只是兩張H,H上白色枕巾已經發黑,沒有電燈,全靠手電筒照明。
父母年事已高,妻子鄧彩彩患有間歇性精神病,全家靠王友柱一人種薯仔和粟米、養豬為生,以及領取政府發放的5份綜援,每人每季可領300多元。食物全是自給自足,薯仔烤來吃,採收的粟米揀好的磨粉當主食,壞的堆在閣樓上留蚆豬。全家人每周可吃一次肉,衣服全是外界捐的。
王友柱說,前幾年他還在附近的私人煤礦上挖煤掙錢,但4年前起政府禁止私礦開採;妻子無法照顧家人,他不能外出打工。兩個15歲的雙胞胎女兒王魚和王梅朵正讀中三,今年即將升高中。祖母說,她們曾說起如果考上高中,就一邊打工一邊讀書。王家姊妹自2010年起被當地一間兒童扶貧NGO「蘋果園」登記在冊,原本每月每人可收到80元助養金。威寧一名鄉村教師說,當地中小學學費、食宿全免,學生每月開銷只需50元,如有80元能買文具或偶爾添置新衣。
「蘋果園」的義工池山(化名)說,助養金來自香港「無國界義工」和一些獨立助養人,至今已資助類似的1600名兒童,只發放給在校的貧困學生,為了他們能繼續讀書改變命運。「但是今年錢可能發不下去了,政府要我們把材料都交上去審核。」池山表示,因「蘋果園」的工作都在網上公開,政府不願意貧困狀G曝光,有損顏面;此外,政府對「境外」資金相當有戒心。「蘋果園」義工多是當地鄉村教師,數年前池山曾被政府人員約談,對方稱「你人還年輕,又是黨員,要為自己以後前途虓Q」。一名財政局官員也曾擔任義工,後來受到壓力,為保住職位很快就退出。
義工稱看望留守兒童 變相助長問題
包括威寧縣在內的畢節地區留守兒童問題嚴重,高速路邊有公益廣告牌寫荂u父母外出務工,親情不可丟失,監護責任勿缺」。池山表示,「蘋果園」義工每季都會去看望受助兒童,「反倒促使有些家長更安心出去打工了,他們覺得自己不用管,反正有人幫忙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