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卡利亞辭世引發政治鬥爭,亦變相令今年的大選成為對最高法院未來走向的「公投」。一眾共和黨參選人在上周六初選辯論中大打「大法官牌」以強調自己的保守派身分。
斯卡利亞和最年長大法官金斯伯格曾考慮退休,可是據報他們去年暫時放棄,以免繼任人提名程序會因大選年受到影響,然而斯氏猝死令這情况無法避過。共和黨人極力拖延任命的理由很簡單,曾擔任克林頓政策顧問的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加爾斯頓(William Galston)稱,共和黨人很清楚,一旦他們入主白宮,就可以提名自己屬意人選,就算是民主黨勝出大選,新總統提名的人選恐怕都不會「差過」奧巴馬的選擇。他反問道﹕「共和黨人為什麼要現在談判?」
克魯茲抨擊特朗普「偽保守派」
斯卡利亞死訊傳出之際,共和黨總統參選人正在南卡州參加初選辯論,大法官提名議題成為攻擊武器。得州參議員克魯茲再次指摘富商特朗普是偽保守派,形容對方一旦成為總統,將會任命自由派法官。支持落後者杰布布殊的南卡州聯邦參議員格雷厄姆也批評特朗普不是真正的保守派,「我不信任由他挑選法官」。特朗普未正面回應,只稱參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等人有責任「拖延」提名程序。
民主黨方面,希拉莉指麥康奈爾威脅封殺奧巴馬提名的聲明「令人失望」,「完全與我們的歷史與憲法原則脫節」。奧巴馬前競選軍師阿克塞爾羅德認為,大法官任命問題令總統候選人的經驗成為影響選民的重要因素,對希拉莉有利。
奧巴馬可藉提名影響民意
奧巴馬亦可利用提名人選影響大選民意走勢。克林頓時代曾任司法部高官的拉班(Robert Raben)指出,倘若保守派封殺有色人種、女性或LGBT(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者)等進步派人選,只會弄巧反拙,「不公或偏見的印象放到全國大選的高度,可以帶來嚴重反噬」。倘若奧巴馬挑選相對溫和的人選,則可能令民主黨自由派感到被背叛,但另一方面看,也可能令投票支持奧巴馬提名人選的共和黨參議員被自己人「懲罰」。
(華盛頓郵報/ 路透社/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