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南亞海嘯發生時,災區大批港人需要援手,一批社工、財務策劃顧問、律師等立即組成「牽手連線」組織,由義工協助死者家屬,包括陪伴到當地認屍、辦理機票和繼承遺產等手續。牽手連線召集人藍宇喬表示,從支援南亞海嘯經驗中,看到義工有效為家屬提供貼身和仔細援助,認為政府應考慮如何引進機制,加強本地義工網絡。 讚跨部門災後協調趨完善 藍宇喬憶述,10年前政府支援海嘯家屬仍較官僚,例如海嘯發生後,拖了多天才派官員去災區,令首批到當地尋親的家屬得不到援助。政府又拒絕為失蹤多時者辦死亡證,令家人無法妥善辦身後事。但她指出,後來民政局已加強支援,又籌募逾4000萬元的海嘯救援基金供死者家屬申請。另一召集人張國柱稱,當年曾向不同部門敲門,結果時任民政局副秘書長余志穩擔起協調工作,除彈性處理基金申請,民政總署亦派職員探望家屬,協助安排運送遺體回港等。 張國柱稱,政府汲取南亞海嘯經驗,到後來菲律賓人質事件時,已迅即派入境處和社署等部門人員赴當地,支援變得完善。 藍宇喬認為,10年來政府已變得機動,但仍可進一步鞏固民間義工力量。她說,當年「牽手連線」成立後,不少義工登記加入,她舉例,有一長者的親人罹難,久久未能釋懷,義工不斷上門問候,終助婆婆走出陰霾。她認為,政府應考慮如何引進機制,加強本地義工網絡,災難時可發揮民間守望相助力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