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報早前報道,正在動工的沙中線港鐵工程,令封塵千年的宋元時期人們在九龍聚居的「紀錄」重現人間,其中完整古方井已獲政府允許原址保留。古物古蹟辦事處向本報透露,鑑於上次考古發現重大,已要求港鐵擴大考古範圍至周邊土地,港鐵亦決定將研究範圍擴至啟德工地內的土瓜灣站及地底車站,考古工作預計今年第三季才完成。
此舉令原定去年第三季完成的考古工作,變相推遲一年才完成,按法例必須停工盡快考古,港鐵承認,「工程進度已受到影響」,但會盡量調整工序,以期讓沙中線如期完成。
陳茂波:會改路保遺蹟
發展局長陳茂波昨日於網誌透露,對於沙中線工程期間發現宋元時期方形石井,當局已決定修改原定一條道路的行車路線,保育遺蹟。方井的展示安排有待相關部門進一步研究,其中一個值得考慮的方案,是將方井與擬議的宋王臺公園作綜合規劃,讓大家在觀賞建於18世紀、見證九龍城地區歷史的龍津石橋遺蹟的同時,也可參觀這批由宋元時期到20世紀60年代的遺蹟遺物。
古蹟辦發言人昨回應本報稱,考慮到沙中線一帶的原考古範圍的周邊或有潛藏的考古價值,故要求港鐵在周邊作考察,「但工地範圍確實面積由港鐵提供」,港鐵研究後落實擴大考古範圍至土瓜灣站及地底車站設施一帶(見圖),目前相關的牌照申請已獲古物事務監督批准。港鐵發言人表示,考古會在今年第三季完成。
港鐵:影響程度待確定
對比原定計劃,工程因考古滯後約一年,港鐵發言人承認,部分工序已因考古工作相應調整,工程進度已受影響,影響程度有待確定,而政府亦已要求港鐵和承建商監察進度。
九龍城區議員任國棟表示,對於港鐵要延長考古期而可能導致沙中線延期完工的說法有保留,「要保護的古蹟範圍只是沙中線其中一部分,是否單是這個原因就足以延期」?他指港鐵須清晰交代新的考古範圍及時間表。另一區議員蕭婉嫦亦稱,會要求港鐵到區議會解釋。
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林筱魯說,在法例規定下,港鐵已就工程範圍作考古,但據他理解,發掘時周邊揭示仍有古物存在,故需跟國際慣例監察是否有更多古物,但目前古諮會未有收到文件。林指出,如何追趕工程進度非古諮會責任,「但若發掘到重要文物,便需評估是否與將來工程設計有矛盾」,現時屬未知之數。他坦言考古發現之多是近年罕見,必須審慎處理。
研究本港歷史的古諮會成員高添強認為,現時考古是因為工程而做「搶救式發掘」,「一邊掘完到另一邊,難以令公眾有全盤畫面」,而古蹟辦如何監察,發掘了的文物有何實際價值,公眾要到年底的最終報告才有機會得知,但當時港鐵工程已會恢復上馬,公眾無從給予意見。
黎廣德:遲一年也應該做
註冊工程師黎廣德憂慮港鐵在考古工作上仍欠透明度,「最擔心港鐵和政府每次都發掘完文物,甚至丟棄了部分文物後才跟公眾說,公眾根本無從得悉」。他亦憂慮港鐵從經濟利益考慮,為追趕工程,只建議最方便自己的保育方案,犧牲本港的歷史,「今次的發現甚至改寫香港歷史,沙中線工程對比微不足道,遲一年或花多少少錢也應該做」。
港鐵於2009年曾大幅修改沙中線走線,其中土瓜灣站及馬頭圍站兩個車站均向土瓜灣中心內移,以吸納更多舊區居民,以致目前最新的土瓜灣站設在宋王臺公園附近,亦即大量考古遺址和文物發現的地方。
去年歷時一年的考古中,專家於不同土層有大發現,單是出土文物已滿1000多箱,包括3700件重要器物,考古遺址多達239個,包括完整的宋元時期方形石井。
明報記者 鄭穎瑩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