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東版(多倫多) -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放大
 

其他新聞
學好通識﹕多角度學習「概念名詞」
星級視野﹕服貿事件的價值觀取向
學生投稿﹕新聞自由空間不斷收窄
新聞自由與我何干?
實戰錦囊﹕衡量論點論據 切忌立場搖擺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通識論壇﹕新聞自由 善用或濫用?

【明報專訊】言論自由、新聞自由是香港的核心價值。過去數月,不少事件令人擔憂新聞自由收窄,走上街頭捍衛。另一邊廂,亦有人質疑傳媒濫用新聞自由,自組議會監察傳媒操守。今期「論盡通識」請來香港記者協會主席岑倚蘭、正義聯盟召集人李偲嫣,與東涌天主教學校學生討論香港新聞自由及傳媒生態。

如何理解「新聞自由」?

李:任何地方和國家,都應該重視新聞自由。我們透過前線記者,或其他崗位的新聞工作者,採訪真實的事件並報道,將事件真實的一面帶給不知情的市民。前線記者應該享有新聞自由,但與此同時,我希望這個自由不被濫用。

岑:新聞自由一般指新聞工作者享有自由,包括採訪、報道、傳遞資訊等的自由。按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所有人都有自由表達意見的權利,當中包括尋找、接收或傳遞資訊的權利;《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亦有類似條文。簡單來說,新聞自由是言論自由的一部分,是表達言論自由的一個形式,是民主社會的一個核心價值。

香港新聞自由趨收窄?

關sir:近年香港新聞自由的發展,是在收窄抑或趨向濫用?

岑:根據「無國界記者」報告,2002年香港的新聞自由指數,在百多個國家和地區中排第18位,2014年滑落至第61;我們在美國「自由之家」調查的排名更低至第71位。本地數字也有所反映,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最新調查顯示,「市民對新聞自由的滿意度」分數(「新聞自由」指標)跌至回歸以來最低,這調查還未包括《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被砍6刀事件,若再做調查,相信指數會更低。海外或本地數字均反映香港新聞自由的排名不樂觀。當然,是香港發生了一些事,令排名下跌。

其實,香港的媒體很蓬勃,我們有約715萬人,星期一至五每日發行逾300萬份報紙,主流報紙20多份。問題是,我們開始看見一個情G——聲音雖多,但不是「多聲道」,而是變了「單聲道」發展,這對整個社會發展是不好的。珍貴的媒體生態環境是無論左、中、右聲音,你都可以聽到;只要學生、年輕人通過傳媒教育,有獨立的思考能力,無論看什麼報紙,最後都懂得去判斷。

關sir:你覺得是什麼原因導致排名下跌?

岑:近年可以看到的其中一個因素是香港媒體「自我審查」嚴重了,記協做的業界情G、市民印象調查的結果都可反映。其中,市民覺得香港媒體對一些批評北京、中國的敏感議題,顧忌較多,批評特首梁振英班子、政府的顧忌沒有那麼大;新聞從業員的調查數字也反映報館存在自我審查。

具體例子有很多,包括兩年前(特首選戰期間)《成報》更改專欄作家劉銳紹的一篇文章,將整篇文章改到變成劉銳紹是支持梁振英,這是很肆無忌憚的做法;又例如(六四民運人士)李旺陽的死在香港引起很大迴響,《南華早報》只用百餘字簡訊去報道,與市民的反應有很大落差。

李:岑女士引用無國界記者的新聞自由排名,到底有沒有搞清楚是怎樣研究?

其實,很多港英時代已從事新聞工作的資深傳媒人,都說現在比港英時代,我們的新聞自由已去到歷史最高點。殖民地時代,香港媒體不能批評英國王室和政府,但今日很多主流媒體每日都在「整頓」,我要用「整頓」這兩個字——以整頓特區政府、特首、官員或北京當局作賣點,封面甚至說「香港就薯滌捸v,用一些catchlines,令不少市民看過封面字句後覺得「哇!真係好大鑊喇!」,但很多市民說這些是危言聳聽。

或者我也引述一些學者、前線記者或編輯的意見。《明報》前副總編輯張圭陽說,捍衛新聞自由是非常好的事,但不能永遠用陰謀論角度出發,報道事實當中夾帶個人評論意見,無疑等於自猁曮陛C《AM730》(社長)施永青也說,回歸後傳媒批評政府勁過以前百倍;港英年代有政治部插手,現在沒有,所以任你將梁振英變作689,或將他比喻作狼,你不會被捉去坐牢,我相信在港英時代,你將英女王的頭倒轉,或將其皇冠變作雞冠,保證明日有人找你「飲茶」。曾任周刊副總編輯的潘麗瓊亦說,《明報》(副刊專欄)早前開天窗,甚至在集會中大力批評政府,不要緊,因為你們有言論自由,但我也有、市民有、任何單位也有。若你說這樣一個有言論自由的表現,也不能令記者可以安心工作,這對我們來說是很荒謬。

打壓vs.濫用

陳:現時香港哪一類型新聞是濫用自由或是被打壓得最嚴重?

岑:我們從(傳媒機構的)前線或中層人員的調查看到,政治較敏感的議題,受干擾較大。另有一些是涉及權貴的,雖然報道是真的,但他不高興,便抽廣告。我知有雜誌因刊登了某富豪的封面故事,一晚被抽走250萬元廣告費,但說的是事實。這些報道並非嘩眾取寵或假的,而是揭發了一些東西,可能令某些人的經濟利益受損,令其公司名譽受損,便不落廣告。但廣告是媒體一個很重要的(收入)來源。

至於政治敏感的議題,有時是香港的,有時是內地的,有些老闆會「識做」(不作報道)。我做過媒體管理層,我和上司也經歷過,例如收到來自包括政府、某個地區的人、大公司高層的電話,想影響你的新聞取向、編輯方針。你成熟些就懂得如何處理這些電話,但亦是一種無形壓力。

李:我亦從事廣告行業,其實客戶落廣告會考慮很多因素……

關sir:或者回到同學的問題上,香港哪一類型的新聞是濫用自由來報道的?

李:我覺得不是濫用,是傳媒機構有自己的政治立場;那些已經可以叫「媒體霸權」,它們用自己的意思去寫新聞。同學可試將某報章和另一份報紙放在一起看,同一單新聞,有的只記事情怎樣發生、誰人出席,但有一種報紙,標題、圖片都是要挖苦、放大一些事情,亦不是報道事實的全部。如果那些傳媒做的是正確的,就不會日日收告票、被指摘……大家尊重新聞自由,亦要尊重法律,說話要有證據,以法律為依歸,那些被人告和告得入的傳媒,就是在作新聞;作新聞,你不止傷害事主,還會傷害他的家人,是很卑劣的手段。

岑:以我幾十年的新聞工作經歷,新聞操守問題最惡劣的時候,可能是1990年代時,當時甚至有傳媒用錢買「新聞」,例如付錢予新聞人物去唱卡拉OK、開房等而被ICAC調查。其實,新聞工作者、新聞機構,很重要的一樣,是要自律。

香港傳媒需要更多監察?

劉:李小姐,你早前成立監察傳媒操守議會,想達到什麼目的?

李:記者的筆就像一把刀,假新聞就像一個癲佬拿茪M砍錯人,所以這把刀一定要善用。

當我們擁護新聞自由、尊重新聞工作者,我們希望新聞界也有嚴謹的專業操守及「自我審查」機制,或是「自我管理」。但我們看見近七八年,媒體——現在人人都說是「第四權」,有很多偏頗、誤導、失實甚至抹黑的事件發生。

作為市民,或站在消費者層面,我們買報紙是希望看到真相,希望在擁護新聞自由的時候,前線記者帶給我們的,是真實、不偏頗、不加自己言論或政治立場的新聞。但很多聲音告訴我們,很多新聞從業員或者大報,愈來愈喜歡造假新聞,或韋y一些事情,我們很擔心,故成立監察傳媒操守議會。

岑:(對有民間組織監察傳媒操守)這方面我們歡迎。我想李小姐剛才是放大了部分傳媒的不良做法。我們承認,香港新聞工作不是盡善盡美,有傳媒犯過錯,出了些不真實的報道,甚至傷害到人;樹大有枯枝,但不能因此抹殺新聞界在監察社會、政府所起的作用。大地震時,人走但記者要入,例如六四時留守到最後一刻、SARS時冒極大風險去淘大花園,《明報》近年也有很多精彩的偵查報道:(前特首)曾蔭權涉嫌收受權貴利益,梁振英、唐英年的大宅僭建,還有地產商造市令人以為地產市場真的很興旺等,全是傳媒揭露的。我們以公眾利益為大前提。

目前有很多機制可讓市民監察媒體,例如報業評議會收到投訴會調查,並在網頁公布;記協也有獨立、由學者組成的投訴小組,當然,我們會遇到一些媒體不合作,令調查難進行;若媒體侵犯個人私隱,甚至是誹謗,法律上也有機制,市民可循法律途徑控告傳媒。

新聞的自由,不是絕對的自由,也受法例限制。我經常和記者講,你們寫每一個字,可以影響某些人一生,所以落筆時要當是千斤重。我們承認今日的傳媒中,有些持宣示式的編輯方針、有些混淆事實和意見,甚至很主觀,但我覺得,讀者可以用手上的7元去選擇,或者你不看,而非放大媒體的某一面。

李:我們絕對不是放大,我今日帶來的資料只是一小部分……

文字整理、圖:古晨燕

■論盡通識 - 有片睇﹗

「論盡通識」多媒體片段

想看李偲嫣與岑倚蘭就新聞自由的議題正面交鋒,可瀏覽明報通識網的通識視聽區﹕http://life.mingpao.com/lsforum.htm

 
 
今日相關新聞
通識論壇﹕新聞自由 善用或濫用?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