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突然身處一個從未到過的空間:只見皇四爺胤禎在玩cosplay,扮和尚、扮漁夫、扮農民;而慈禧,則讓身邊的太監端出一整套西式杯子,煮咖啡招待賓客;幾個小皇子,正專注於產自法國的五彩積木拼圖;穿着絲綢繡花的禮服,一身皇家氣派的狗狗趾高氣揚地走過……
這些情景不由得讓人有些驚訝,但其實卻比電視裏的清宮劇更加真實。安省皇家博物館(ROM)這次把紫禁城的外朝內廷都搬到了多倫多:除了我們平常想看卻看不到的帝王用品之外,更有我們連想都想不到的清宮生活場景。
採訪、攝影:何泳杉
數百年前,紫禁城的高牆深院把一整個帝王家族的生活秘藏於公眾的耳目之外。裏面的皇家衣食住行,不僅超乎當時期百姓想像力之所及,甚至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仍然要為其大吃一驚。
時代更替,歷史已經沉澱為塵封的物件,分身於海峽兩岸的兩個故宮。「對於西方人來說,北京故宮的名氣沒有台北故宮的名氣大。事實上,北京故宮文物的數量和質量都要超過台北故宮,不過由於歷史原因,西方學界對台北故宮的考察和研究更多、了解更深,而北京故宮的眾多文物仍然在整理過程中。至2010年,北京故宮博物館的藏品已經達到了1,807,558件,其中眾多珍品的價值也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負責這次ROM故宮展的沈辰副館長介紹道。
為舉辦此次展覽,ROM從北京故宮的180多萬件藏品中精選出了250件,其中不少都是首次到海外出展。整個展覽的設計也模仿紫禁城的功能分區,各個展廳分別呈現了外朝內廷不同區域的場景。除了「萬曆款黃釉碗」、「嘉靖款黃地青花勾蓮大盤」等頂級的國寶和眾多皇家收藏的珍貴瓷器、書畫之外,還有各種生活氣息濃厚的宮廷用具,給紫禁城裏的宮廷生活來了個大揭秘。
四爺的cosplay
《胤禎行樂圖》這本十四開的畫冊,將在博物館分三次輪展。沈辰把畫中場景戲稱為四爺的「cosplay」。事實上,不少帝王都愛「cosplay」,裝扮成各種角色身份出現在畫作中,但雍正無疑是最熱衷此道的皇帝之一。他在畫冊中穿成僧人、獵戶、撫琴者等各種各樣的角色,甚至還假裝是等魚上鉤的姜子牙。
在另一幅《胤禎耕織圖》中,他則又穿上農民的簡陋布衫,到田間插秧,並讓自己的後宮在機前織布,顯示出皇家的親民和勤勞。這大概可說是典型的皇家「公關案例」吧?
清宮時尚秀
清廷的皇家衣飾風格已經通過各種清宮劇中為國人所熟悉,而真正的皇家衣着則更為繁複講究,此次展覽也凸顯了宮廷生活的這個方面。比如,展品中就有嘉慶皇帝穿過的「彩雲金龍紋男夾朝袍」:這樣的「朝服」是皇帝祭祀時的穿着,最為傳統,還分四種不同的顏色朝服來對應四個季節。展品中還有可能是乾隆皇帝穿過的「十二章吉服」,——滿族皇帝雖然力求在衣飾上與漢族相區分,但是仍然吸收了不少漢族風格,這件皇袍上所繪的便是自漢朝以來代表帝王美德和權力的的十二種花紋。
后宮女性的衣服則呈現出更多的變化。穿馬褂在19世紀後期開始流行,展品中有一件「貂皮琵琶襟馬褂」,便是晚清後宮一位妃嬪所穿,毛領、邊紋、蕾絲都做工精細。慈禧太后穿過的壽字蝶紋襯衣也在展品之中。作為紫禁城裏的時尚權威,慈禧花了大力氣選擇自己的非正式衣飾:要知道,為了一次歷時五天的旅行,她要讓隨從帶上50套不同的服裝。此外,在清廷後宮佳人中流行的指甲套、刺繡精美的鳳凰紋皂靴、還有高蹺一般的尖底靴也都在展覽之中。
不僅女人愛美,宮廷的狗狗也有自己的專用服飾,而且遠比今天市場上的各種寵物服裝更為精細華美。慈禧每年都會下令製作數十件狗衣,並且把狗狗名字繡在上面。展品中的一件紅色牡丹紋閃緞夾狗衣,屬於光緒年間一隻叫做「大利」的獵狗,這紅色牡丹紋樣的絲綢衣服把狗狗全身都保護起來,甚至連尾巴和鼻子都一絲不苟!
皇家遊樂
對於皇室的孩子們來說,學習的時間遠比今天的孩子還要長很多:他們從6歲起,每天早上5點開始讀書,下午4點放學,每年只有區區5天的假期。有空的時候,當然要找點好玩的東西。
像捉蛐蛐鬥蛐蛐,屬於傳統的遊戲。不過皇家在這方面的用具則比民間要精巧得多。6歲就已經登基的同治皇帝特別喜歡鬥蛐蛐,展品中有他的蛐蛐罐:其中可放置9個小隔間,讓蛐蛐們休息;而把隔間移走後,這個罐子則成了一個角鬥場供人觀看蛐蛐們決鬥。同時,宮中也有更新式的遊戲:來自法國的積木拼圖,和今天孩子們玩的積木非常相像。在當時,這可算只有很少數人才能得之一見的洋玩意兒了吧!
異國風情
清朝時期,西洋用具在宮廷中的出現頻率越來越高,慈禧太后的一套咖啡壺和咖啡杯,常常被用來招待前來宮中的外國夫人們;各式座鐘也出現頻繁,除了從西洋國家進口之外,雍正和乾隆帝也命令造辦處用中國元素製造西式座鐘。
從數百年前西式用具漸入中國宮廷,到今天紫禁城被「搬到」多倫多,展覽中我們看到的其實不僅是一件件文物,更是凝聚其中的歲月積澱和歷史變遷。 ●
「紫垣擷珍」明清宮廷生活文物展
The Forbidden City:
Inside the Court of China's Emperors
地點:Royal Ontario Museum,
100 Queen's Park Ave., Toronto
日期:3月8日-9月1日
由於部分文物,特別是書畫的懸掛時間不能過長,展覽將分為兩個階段,前三個月和後三個月所展出的文物會有所不同。如果希望完整地參觀,可分兩次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