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我是誰?」
「誰在命裏主宰我?」
我不知道我是誰,直至卷五綜合能力的試題告訴我;我不知道誰主宰,直至綜合能力的語境意識告訴我。當我接過卷五試題後,我很早就在空白處寫上「身分」和「對象」。「身分」重複提醒我是誰,身分、對象不同,語調和用語也會相對調整,這是做好綜合能力,擁抱語境意識的第一大步。
看「身分」「對象」代入角色
我心裏知道,對象通常會成為實用文的上款,而命定地,我的「身分」便成為下款了。
我們談談語境意識,在綜合卷50分滿分中佔10分,以為不重要?錯了。語境意識搞不好,坦白說,如果不是出於必要,老師已經不想改下去,人同此心啊。
10分之中,按照九品分域法(從下下到上上),給出1至9分,主要圍繞以下3方面:
1. 有否符合指定的寫作格式或文體?
2. 有否根據預設的情境及虛擬的角色完成寫作任務?
3. 能否掌握身分、立場及語氣?
我的身分,帶着任務,任務就是我寫這篇實用文的目的。為了贏在「起寫線」,我會於「九大段」的第一段,立即交代寫作任務,以及回應預設的情境。到了最後一段,我又會有始有終,回應我的任務,重申我的立場,達致首尾呼應,也讓分數坐8(分)望9(分)。
緊記「任務」 首尾呼應
以2013年卷五為例,題目大致如此:試以香城青年協會朋輩輔導長何XX或李MM的身分寫一篇文章。內容須指出所屬母校學生升讀大學時的選科現象,並針對每種現象推介一項活動,解釋這些活動怎樣幫助學生作選科的抉擇,再提出升讀大學選科時3個主要考慮的因素,加以論證。
第一段,我會包括以下內容,以回應身分和任務:各位KK中學的學弟學妹此刻一定是在為大學選科而煩惱。根據一項問卷調查,百分之四十五的高中學生對未來升學就業未有準備,因此,身為過來人的我,擬借此文分享一些大學選科的經驗,以供學弟學妹參考。
最後一段,我會重申:以上建議只是我的經驗分享,不足之處,還望各位學弟學妹多多包容。在此,祝願各位能入讀心儀的大學學科,邁向康莊大道,擁有錦繡前程!
綜合卷資料繁多,文字與聲音互相拉扯,令人萬分緊張。不怕的,總要定,總要鎖定身分、對象、語境、任務。如果聆聽到中段,又有點迷糊,不妨多加追問自己:「我是誰?」
文:資深中文科主任 蒲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