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前日發表的民調顯示,逾六成市民撐樓市「辣招」,不少政黨都認為民調結果有參考價值。據了解,民建聯內部也有做民調,發現受訪者支持辣招及不減辣的比率均逾六成,與亞太研究所公布的民調相若。不過,部分議員昨日在審議買家印花稅(BSD)條例草案的會議中,繼續重複舊論點要求「減辣」,而政府繼續拒絕放寬,更表明不會為條例設生效限期(即「日落條款」),因為政府沒有「水晶球」預知樓市走向。
民建聯未定立場「民意重要」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志祥說,該黨內部對辣招有不同意見,稍後會開會商討正式立場,而民意會是一個重要考慮因素,但也會看看提出「減辣」議員的理據。不過,梁個人認為政府的辣招令樓市亢奮狀態壓下,如「減辣」豁免港人公司繳BSD,他憂慮會存有漏洞,讓人有機會藉公司名義炒樓。
公民黨湯家驊說不會漠視民意,但認為民調對象,甚至是政府都未必了解議會商討的豁免措施。他重申並非要求政府「減辣」,只是認為慈善團體購買地方作為慈善用途的話,為何要繳稅?至於豁免港人公司繳交BSD,湯家驊表示目前對這項豁免仍未有立場,要多聽政府的講法。不過,公民黨不贊成豁免工商舖繳雙倍印花稅(DSD),認為會刺激商舖炒風。民主黨在截稿前未有回應。
「沒水晶球預知樓市」政府拒設日落條款
立法會昨繼續審議買家印花稅條例草案,對於地產及建造界立法會議員石禮謙早前提出港人公司「先繳稅,後退稅」方式,在購入物業後3年內,只要公司沒有股東變動和股權轉讓等,就可申請退回BSD。運輸及房屋局副秘書長(房屋)王天予指出,政府沒有「水晶球」預知樓市3年後的動向,強調不應為辣招設立限期(即「日落條款」),否則會向市場發放一個「3年後會解凍」的信息,擔心會因此吸引炒家入市,削弱措施效力。她也強調,如果有需要,或不用3年就可取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