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ck Here
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東版(多倫多) -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明報製圖)
放大
 

其他新聞
溝渠禁錮男童 尼少年判勞教
政府技術員劫鳳姐候懲
張炳良促港鐵3日內交報告
整形醫生失德判緩刑
蔡堅:輕判難警惕醫生賣廣告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團體倡按貧窮線定在職補貼
學者﹕投資非開支 惟需與現津貼整合

【明報專訊】本港首條貧窮線將於明日出爐,料有逾百萬人跌入貧窮網。根據過往研究,貧窮人口中有近六成,即約64萬人屬在職貧窮家庭人口。樂施會和社聯早前分別建議,成立「低收入家庭補貼」,援助家庭成員在職的貧窮戶,預算每年開支最高約48億元。學者認為,政府應視補貼屬「投資、非開支」,助解決跨代貧窮問題,惟有需要與現行其他津貼如交通津貼等整合並針對性援助。

政府首次劃定的貧窮線,擬訂於住戶月入中位數的一半,例如3人家庭為11,750元、4人家庭為14,650元等。根據社聯2012年的研究,本港現有約19.1萬戶在職貧窮家庭、人口達64.4萬人,佔整體貧窮人口近六成,意味在補貼政策下,有機會令他們率先脫貧,減低本港貧窮率。

兩方案涉年開支17億至48億

社聯和樂施會兩大機構,同樣建議政府向每月工作不少於140小時、收入低於貧窮線的住戶,提供「低收入家庭補貼」。社聯的補貼額為收入中位數的一成、金額約1600至3230元(按住戶人數釐定),而貧窮線的上游邊緣人士(即家庭月入為入息中位數51%至70%者),亦可適量提供補貼;樂施會建議向貧窮戶的子女,每人每月提供400至800元補貼。兩方案涉及的政府每年開支為17億至48億元。其實,現時有多項津貼幫助在職基層家庭,如交通津貼、書簿津貼、關愛基金的「居住環境惡劣的低收入人士援助」及「在校午膳津貼」等部分津助計算,政府總開支預算約30億元,稍低於補貼成本(詳見表)。

對於公帑支付的補貼計劃,社聯業務總監兼扶貧會成員蔡海偉建議未來如有津貼計劃,可與其他措施如交通津貼、在校午膳津貼等整合或調整。蔡指出,補貼目標是令在職貧窮戶擺脫跨代貧窮,有感現時社會認同協助貧窮戶學童發展的重要,認為每年補貼48億元,屬可接受的合理範圍。

港大社工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梁祖彬指出,政府缺乏社會投資的思維,強調補貼為「屬投資,非開支」的項目,否則社會長遠為貧窮下一代付出代價,又認為交通津貼猶如工資補貼,日後可與倡議的補貼合併。

不過,經濟學者關焯照表示,如低收入補貼目標缺乏針對性,擔心市場如業主將伺機加租,整筆款項如被「劫走」,無法改善窮戶生活,並憂慮會令邊緣的貧窮戶的工作誘因減低。蔡海偉回應,補貼的收入上限可至入息中位數七成,只是按額調減,具緩衝作用,不怕降低工作誘因。

 
 
今日相關新聞
團體倡按貧窮線定在職補貼
五口家盼補貼助子女學業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