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東版(多倫多) -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香港證監會前主席沈聯濤直言,發達國要維持經濟增長,必須推出結構性金融改革,根治問題。(余俊亮攝)
放大
 

其他新聞
最佳劇情片獎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要聞
 沈聯濤談全球金融格局﹕

2008年9月15日凌晨,美國老牌投資銀行雷曼申請破產,揭開金融海嘯序幕。歐美政府使出不少招數挽救經濟免於崩潰,其中對環球市場影響最大的莫過於美國的三輪量化寬鬆。事隔5年,美國開始退市,環球經濟再充滿不確定因素。經綸國際經濟研究院總裁、香港證監會前主席沈聯濤接受本報訪問,回顧這5年來的全球金融格局轉變,坦言發達國措施治標不治本,在貨幣政策及財政政策均已再無大作為下,要維持增長,須推出結構性改革。

明報記者 林康琪 高志堅

QE乏增長效應 央行技窮

雷曼倒閉不久,美國聯儲局2008年11月首次推出量化寬鬆(QE,即俗稱「印銀紙」),購買按揭債券,英國及歐盟亦效法。美國推出三輪QE後,今年開始部署退市。沈聯濤說:「歐美是否靠QE救了危機?那是肯定的,但只是治標不治本。」

沈聯濤說的治標不治本,是指歐美仍沒有處理窒礙經濟增長的結構性問題,政府財政持續脆弱,失業率仍然偏高。這在歐洲尤為明顯,結構性的過度槓桿問題仍然嚴重,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仍在膨脹。但沈聯濤指出,來到2013年,歐美差不多已再無刺激經濟的板斧。他說,第一道板斧貨幣政策已經失效。歐美印銀紙並未刺激消費,雖然股市暢旺,美國房地產也見起色,但消費者仍不敢買東西,「簡而言之,QE只產生財富效應,卻無增長效應」。

結構改革阻力大 知易行難

他認為,央行QE已經不可能繼續,繼續下去只會令貨幣政策跟實體經濟活動完全脫u,最終損害央行。第二道板斧財政政策則受困於金融海嘯後歐美因稅收減少而開支大增,債務急升。沈聯濤稱,債務積壓(debt overhang)問題已令財政政策「玩到最盡」,「他們現在應出動最後一項板斧,但沒人敢做——那就是結構性改革」。

沈聯濤說,結構性改革知易行難。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三支箭」分別是量化寬鬆、財政刺激及成長策略,成長策略就是要碰到結構性改革,至今仍然只聞樓梯響。法國雖然亦知道勞動市場要改革,但一直遇上極大阻力。至於美國,總統奧巴馬過去5年在促進經濟長期增長方面亦缺乏建樹。

美國過去5年的刺激經濟手段一直受部分學者質疑。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明(Paul Krugman)本月6日發表名為Years of Tragic Waste的文章,指美國政府自雷曼爆煲以來的經濟政策是「驚人且可怕的失敗」,沒有大力推動就業創造,以抵消金融海嘯的負面影響。

美舉債不投資 無助增長

沈聯濤稱,美國的問題其實比較簡單。造成財政赤字的不外乎是軍事、醫療及利息開支,這些開支都是支出而不是投資,無助長遠經濟增長。「美國的問題在於擁有第一世界收入,卻只有第三世界基建。」所以他說美國的改革,是要如何把開支由軍事、醫療等轉移到基建。「大家都知道美國醫療開支效益不佳,日本醫療開支只佔GDP 5%至6%,美國佔16%。」但這涉及跟地方政府的政治角力,並不容易解決。

 
 
今日相關新聞
沈聯濤談全球金融格局﹕
監管改革「防不了下一危機」
華府政治僵局 拖美經濟後腿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