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筆者大學時,敬慕吳宏一教授的大名,修讀他主講的課程,獲益匪淺。印象最深刻的,除了是他對學術的執著外,還有其做人哲理。「留些好的給別人」,沒想到教授往昔在課堂無意間的表露,筆者及後在其著作《留些好的給別人》中發現端倪。書中談到他的朋友許君憶述一位前輩道:「提到小時候有一次去買橘子,出門前,母親教他如何挑選好的橘子,但印象最深的,是他母親最後說的一句話:『要留些好的給別人,不要把好的全挑光了。』」這正好是「替人設想」的鐵板註腳。
■題目
2019年有一道題目節錄詩歌《替人設想》,要求考生就詩歌的體會或聯想,以「替人設想」為題,撰文一篇。
當你與人爭鬥時替人設想,
別忘了那些想要和平的人。
當你回家,回你自己的家時,替人設想,
別忘了那些住在帳篷堛漱H。
當你想到那些遙遠的人們,
設想你自己,然後說:
「我希望自己是黑暗中的蠟燭。」
■星級示例
循道中學 吳梓雲 2019年文憑試中國語文科成績5 卷二寫作5*
如果說火光是美,因它照亮黑夜,無奈短暫而驚險;那麼月光更是美德,因它永恆而溫柔。然而,在現今世代中,隨茪H們追求物質的觀念根深柢固,美德已經變成是會損害利益的,逐漸高不可攀,化為星光,遙不可及。
我們不求做聖人,不代表我們沒有美德。其實美德很簡單——將別人放在心上。
將別人放在心上,自會為別人虓Q。當你已經擁有一支筆時,看見文具店出現一名爭奪最後一支筆的競爭者,你會因為他可能沒有筆的踟躕而放棄購買;當你急於宣泄情緒時,看見母親哭紅的眼眶,你會停下爭辯的欲望,轉而安撫母親,嘗試和氣溝通;當你因為同學遲到而憤怒時,看見他滿是歉意的臉和趕路而流的汗,你會收起已到嘴邊的謾罵,微笑說聲沒關係。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都包含茧L數的理解,這些理解從何而來?從你將別人放在心上,真心為他虓Q,尊重他的情緒和意見而來。
公眾場所大聲喧嘩者為何喧鬧?因他沒有想過別人會受到什麼影響。濫竽充數的小說為何依然存在?因為作者從不考慮讀者的感受。亂扔垃圾的人為何不聽規勸?因為他從未想到公德為何物。他們不將別人放在心上,自然不會推及眾人,更遑論推及社會、國家、文化、未來這些他們認為與自身無關的煩慮。他們心中只有自己。
這宛如是現代人的通病。更甚者,他們會自以為很聰明,那些尊重他人、為他人虓Q、為未來共同努力的都是傻瓜。在網絡上看到只顧私利的視頻時,總有些同流合污者要留下幾句貶損別人的話,以彰顯他們如何思考獨到。看到這些,每每我都為之痛心。利己主義的價值觀被他們容存於世,他們卻忘了世上除了利己主義,還有些價值更值得存在。
每個人的優勢、劣勢都不一樣,能做的事自然也不同,但他們都值得被尊敬。世事並無絕對,許多事都是相對而言的。許多人對現實生活不滿,總抱怨自己活得辛苦,但只要他們設想被戰亂衝擊的中東難民,設想直到現在還未能整體改善生活素質的非洲,人便應當心存感激,不致深陷極端利己主義。也許你有一門技藝,你可以去參與慈善眾籌活動;也許你的物質有些寬裕,你可以通過助養他人、領養動物來分享快樂,感染他人。在自己有能力的範圍內,因惻隱之心而起,去為他人虓Q,設身處地,自然會幫助他人,由衷而發,展現愛與包容,接納不同,理解不同,共存善念。許多國家援助、國際組織的出現因素各異,原因眾多,唯一可以肯定他們心中不止有自己,還有他人。
母親提醒兒子在挑橘子時說道:「要留些好的給別人,不要把好的全挑光了。」猶記得當初看《留些好的給別人》時,這段話予我的衝擊和震撼。是啊,不是所有人的優勢和起點都一致的,所以請多給旁人一點愛,多給世界一點愛,多為他人虓Q。就讓我們齊聚星光,照亮黑夜吧!
(文章經編輯修訂)
■揚日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後於同校獲教育文憑、文學碩士。深信語文源於生活,生活體味就是學習語文的契機。
文:語文工作者 揚日
圖:法新社
[語文同樂 第4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