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卸任浸大校長 續盼設「真相委員會」 錢大康:國安法暫換平靜 不對話會再爆
【明報專訊】浸會大學校長錢大康即將卸任,任內5年半最具爭議是反修例事件,有人不滿大學管治,亦有人質疑校方無保護學生。錢大康受訪稱當時「做了我需要做的事」,惟社會至今依然撕裂難修,大學只能當輔助角色,必須先由社會及政府牽頭,主動「坐低傾」,「just sit down and talk first」,而對話非要指出孰對孰錯。他稱,不論是因為國安法或疫情,社會目前只是風暴上一個「暫時平靜」,再不對話「香港只會又爆又爆」。他說至今仍盼望設立「真相委員會」。
明報記者 蕭愷情
反修例事件,大學置於風眼。錢大康說,作為大學管理層已「做了我需要做的事」,憶述去年社會事件高峰,「夜晚WhatsApp群組就叮叮叮響不停」,校方須確保家長被通知,有律師支援學生,並與警方道明「這是我們的學生,We wish that they are being treated fairly and equally(希望他們獲公平公正對待)」。
未譴責警暴 稱為保與警對話幫學生
錢大康表示「做到一定做晒」,而當時的學生曾多番要求錢公開譴責警暴,他從未應允。他說,他不在現場,警方犯法與否需交由法庭定斷,「譴責只是一個show來,我為什麼要做一個show?」而其公開譴責時,亦會失去能力幫助學生,「如果我譴責警察,我怎可以還與警察有dialogue(對話)?」他續說,大學師生及校友各有立場,而他一發言即代表全大學,因而必須「stay neutral and stay factual(保持中立及基於事實)」,「你就算罵我3小時,我做到的事就做,做不到不會做」。
大學只可勸學生 緩和緊張為先
除了學生的訴求,政府及社會亦多番就年輕人參與社會事件向大學問責,他嘆謂,「大學只是社會的縮影……無理由社會上有事,大學可以好平安好祥和」。他說,目前的撕裂涉政治、經濟、民生問題,「是社會的問題,不是大學內的問題」,大學只可勸導學生,容讓學生發表言論,但不可主張暴力,並一直與學生對話以「defuse tension(緩和緊張氣氛)」,「各間大學都好努力,好希望幫到社會平息這件事」。
促政府牽頭對話尋成因 不需指摘
錢大康去年公開呼籲成立「真相委員會」及對話平台,他說至今仍貫徹當日想法。他說,目前整個社會都撕裂了,「藍黃不傾偈、政府市民不傾偈」,認為無論政治取向如何,必須有對話,「不需point finger(指摘),不需話林鄭你錯、政府你錯」,事情發生每一個人都有責任,而對話是要探究問題成因,包括社會、政制不公,抑或貧富懸殊等。
續發展需捍學術自由 「中國好需要」
錢大康曾任科大、港大首席副校長,見證大專界發展,他稱香港人少地少,卻有8間各有特色的大學是miracle(奇蹟),但若要繼續發展,必須推動國際化,並捍衛院校自主及學術自由。他稱,如大學可保存以上特質,「8間大學可以更上一層樓,而這些東西中國好需要,大灣區亦十分需要」。
他解釋,推動大學國際化,不是要「扮外國人」,而是學術、教學及研究上需多樣化及有衝擊,「但當你有衝擊,無自由又唔得」,故大學必須保存其院校自主及學術自由,包括有收生、招聘、升遷、研究及教學自由。
他明白現時政治變幻下,社會對院校自主及學術自由抱有疑問,但重申院校自主及學術自由至今intact(未損),雖不敢預測未來變化,但盼「全香港、政府、社會都希望保存」。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