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關帝」與清末民初保良局的慈善工作/吳皓妍
記得初到香港保良局歷史博物館時,有種置身於神廟的感覺。不管是外頭的中式牌坊,博物館大樓乳白色的柱子,還是館內的牆身,都寫滿了對聯,還有不少刻滿文字的石碑,儼如寺廟經文。大廳正中央供奉關帝,那時我曾想,保護婦孺的保良局,拜的怎麼不是觀音娘娘等女神,竟像警署一樣拜關帝?
廳中對聯「志在春秋氣塞天地 忠貫日月義薄風雲」表達了對關帝武功蓋世與正義的崇敬。翻了翻研究保良局男女難民的文獻,才知道清末時期慈善機構的職員義工,除了正義之心,更要勇武,絕對需要武聖關帝庇佑。
文獻中記錄了許多婦女獲救的故事。例如有一個當年家住香港o魚涌、十二歲黃姓女孩的口供,說自己在街上被陌生女子拉扯拐帶,「幸好遇到巡差才被救」。女孩口中的巡差,非駐港英軍,也非香港警察,而是保良局的巡邏員。又找到1895年《華字日報》剪報:「陳福前由村落誘拐婦人一口來港,欲販賣外洋,被差查出拘控於案。」當中的「差」其實是保良局派出的暗差,專門在口岸盤查從香港到外國的輪船,防止婦女被拐賣。原來,當時由於警力不足,保良局在政府允許下,會協助警察巡邏、追蹤及緝拿拐犯,除暴安良。
保良局眾人除了祈求關帝保佑「除暴」過程順利,更有趣的是,會讓關帝在「安良」工作上扮演見證人的角色。原來由於很多獲救婦孺無家可回,婚姻及家庭介紹就成了清末民初時期保良局的重要工作。為免所託非人,保良局訂下了嚴謹的程序。例如,男子到局方登記尋婚時,除了提交家庭背景、職業及入息證明,更須找紳商、本地店舖東主等可靠的社會人士作擔保,而女子只能作正妻或繼室,不得為妾及「妹仔」。領育女童者,更須在保良局關帝像前燒黃紙起誓,絕不視女童為「妹仔」,也絕不轉賣女童。
在關帝面前立誓保護婦孺,看似簡單的舉動,其實深深體現了香港自英國人統治以來漸漸建立的核心價值——中西合璧、 尊重人權與平等。「關帝」——蜀漢名將關羽,是唐宋以來廣為帝王將相、士農工商各行各業的人參拜的神明,是傳統社會公認的「仁勇」化身,而尊重婦孺權益實屬西方博愛的思想。在關帝面前起誓善待養女,領婚後必須為正妻等做法,實是以中國傳統的神明及道德,約束及教育大眾「人權」、「平等」等有利社會進步的西方思想。
至於,誰會在那個時代懂得西方思想,又懂得抓緊中國民眾的迷信心理,讓領婚領育工作進行順利?那就是盧賡揚等受中西文化影響、地位顯赫,甚至有外國生活經驗的紳商。慶幸那個時代有一群這樣的紳商,香港才漸漸從「拐賣港」改正過來,成為近代著名的自由港。認識時代,帶領時代進步,從來都是知識分子與在上位者的責任。願與一眾讀者、同學共勉之。
◆文化小知識
除了文中提及的關帝廳對聯,香港保良局的牌坊也有不少值得欣賞的對聯。例如:
「藉撬漸H作室堂 有奇花繞砌 嘉樹當階 培植要同名節重
師前事而安弱小 看少婦歡顏 孩童鼓腹 追維共仰法規良」(牌坊正聯)
此聯以培育花樹起興,表達保良局照顧孩童、少婦,也令良好的品德、重視法治的價值觀遍地開花。
.吳皓妍 - 曾為中學中文及中國歷史教師,現為遊學公司SPEC創辦人,負責本地深度遊及文化活動。
文:吳皓妍、薛頌平
圖:吳皓妍、資料圖片
[語文同樂 第4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