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官民失去互信下,死人、被自殺,甚至撤換特首等傳言蜂起,官方不停出來「闢謠」,仍未扭轉大眾的想法。話說回來,如何理解「謠言」是一個很有趣的課題——不僅在大眾心理學,在字義上也有頗堪咀嚼的餘味。 心理 現代學者一般認為謠言與民眾心理有關,從漢字「謠」的字義看來,中國人似乎早已洞悉。謠(?)本義是清唱,後引伸為民謠,史書中的「謠言」即指民謠歌詞。古人認為理解民謠有助掌握民情利於施政,故屢有採謠之舉,如《詩經》的「國風」據說源於周朝採謠,漢代設有蒐集民謠的樂府。漢靈帝更曾頒令以民謠觀察官員政績(雖在貪腐下收效甚微),史籍亦常記有權貴利用民謠或觀察民謠行事。在這「謠言」傳統下,唐代詩人便愛藉「樂府詩」以民間苦G諷刺時政,李白〈關山月〉、杜甫〈兵車行〉皆是此類。 流言 現今我們理解的謠言,古代多稱流言,熟語「謠言止於智者」便是出自荀子的「流言止於知者」——荀子認為只要以古今事物驗證、公平處事,就能令無根據的言論停止。當然這只是儒者對德治的嚮往,現實上執政者囿於欲望,易受流言影響,戰國魏國大臣龐恭叮囑魏王「三人成虎」,轉過頭魏王就因讒言不再召見龐恭。而史籍中的民謠亦屢屢是針砭執政者的流言,與政權興亡及政治陰謀有關(否則也不會載入史書),帶有妄言甚至迷信性質,原本指涉民謠的謠言漸與流言混同,至明清小說中的「謠言」常指市井流言。 爭戰 自古高度政治化的中國,具影響力的謠言不在民間,而在官宦。最常見諸史書的是讒言,往往反映國君能耐,唐玄宗以口蜜腹劍的李林甫為相,國勢陡變;漢昭帝識破讒言保住霍光,開啟西漢中興。縱使賢如周公,亦曾受兄弟散播的奪位流言困擾,引發動盪(三監之亂)。而最直接影響國勢的,則是軍略上的流言:秦國能越過統一的最大障礙趙國,在於兩以離間計除去名將廉頗、李牧,贏得長平及滅趙之役;齊國則以謠言救國,被燕國猛攻瀕臨滅亡之際,造謠令燕調走名將樂毅、惡待戰俘、掘齊人之墳,激起齊軍戰意,終收復失地。 .葉雨舟 - 書呆子一名,喜歡反思中日韓歷史文化的種種,希望東方社會能重拾對東方文化的認識。 文:葉雨舟 圖:資料圖片 [語文同樂 第405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