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大埔慈山寺的「佛教藝術博物館」昨舉行啟用儀式,博物館自5月起開放予公眾預約參觀,館內收藏100尊佛菩薩藏品,包括有過千年歷史、來自公元2至3世紀古印度「釋迦牟尼佛說法浮雕」,另會輪流展出43卷敦煌手抄經。部分展品無玻璃遮擋,參觀者可看到細節,並設感應器,如訪客過於靠近或想用手觸碰展品,會發出警示聲。 慈山寺昨舉行慶祝開光典禮暨佛教藝術博物館啟用儀式,李嘉誠基金會主席李嘉誠、慈山寺董事局主席李澤鉅及副主席李澤楷三父子均有出席。寺方稱,計劃提供博物館導賞服務,亦考慮加入畫畫等藝術活動。 慈山寺觀音聖像底座佔地約2.4萬平方呎,內設博物館及講學用佛化教育活動室。寺方稱博物館籌備約3年,館內藏品是由基金會購藏的佛教文物,亦有部分是由李嘉誠捐獻。 藏品基金購藏 李嘉誠捐獻 其中兩件歷史最悠久展品是「釋迦牟尼佛立像」及「釋迦牟尼佛說法浮雕」,均來自古印度犍陀羅地區,估計產於公元2至3世紀。現場導賞員介紹此兩展品指出,佛教當時才興起「造像」傳教,故兩件展品均是早期佛像作品,相當少見;浮雕中的佛陀容貌未被「漢化」,如五官深邃,上唇較薄、兩頰稍平,亦較有西方色彩。 除了多尊日本、韓國、泰國佛菩薩立像、坐像及頭像外,館中亦有其他特色展品,如緬甸18世紀的「佛足跡碑」,《道行般若經》、《大般涅槃經》等手抄經。博物館現場保安嚴密,多名保安看守展品;部分展品無玻璃遮擋,但如訪客過分靠近或想用手觸碰,感應器會發出警示聲。 李嘉誠稱佛理導航渡過憂懼 昨日啟用儀式有逾2000嘉賓參與,包括特首林鄭月娥及中聯辦主任王志民。李嘉誠致辭時引用《金剛經》偈語「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稱「智慧由看破執著開始」;又說佛教哲理為他導航,渡過憂慮、恐懼和變遷。 慈山寺自2015年開放,至今接待人次近100萬。李嘉誠基金購置建慈山寺及佛教藝術博物館的土地,相關發展規劃及建設所需資金以至經常開支均由基金會支付,至今累計捐款達30億元。
|
|
|